秋季为寒暑交替之时,由于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随着中医养生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肿瘤病友开始重视秋季养生,希望通过秋季进补扶正祛邪,减少冬季外感等疾病。
秋季燥气当令,如进补不当则易出现皮肤干痒、口咽干燥、鼻干出血、干咳无痰、大便干结等症状。如何才能既滋补又避免以上问题呢?下面这种食药同源的食材正是秋季进补良方。
药材档案
山药,学名薯蓣,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书中记载其“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本草纲目》中认为山药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对于肿瘤病友而言,山药也是一味良药,现代研究发现山药中所含山药多糖、黏蛋白、薯蓣皂苷等成分,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相信一些病友也在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中看到山药的身影。以下食疗方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巧用山药,充分发挥其肺脾肾三脏同补、平补气阴的功效。
1.润肺阴——山药百合银耳羹
食材:山药200-300g,百合30-50g,银耳适量,冰糖或蜂蜜适量。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百合如选用干品需泡发,鲜品洗净即可,银耳洗净泡发后撕成小块。锅中倒足量清水,放入以上食材,大火煮开后小火炖煮30-40分钟,待银耳胶质渗出后加入适量冰糖或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止咳,适用于气阴两虚,易干咳、咽干者。
2.健脾胃——山药粥
食材:山药30-50g,红枣30g,薏苡仁20g,大米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片,芡实、薏苡仁、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祛湿,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乏力倦怠、脾胃虚弱、大便溏软或粘腻、舌苔白腻者。
3.滋肾气——山药芝麻糊
食材:山药30g,黑芝麻20g,黑豆10g,粳米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黑芝麻、黑豆、粳米洗净后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将食材放入破壁机或料理机,加入适量水后磨成糊。
功效:滋阴补肾,益脾润肠,适用于腰膝酸软、肾阴不足、病后体虚、大便燥结者。
需要注意的是,山药虽是平补佳品,但因其有收涩之性,湿盛中满(如腹胀、苔厚腻)、有积滞(如食积腹胀)者不宜单用或大量食用。另外山药淀粉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注意控制用量,并监测血糖。用于日常保健,新鲜山药和干山药片/粉都是很好的选择。若用于治疗疾病,请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剂型和配伍。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 张潇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