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肉桂香牌的“产业破圈”之路:让传统农产品焕发新生机
创始人
2025-10-12 16:43:21
0

近日,一块块古法肉桂香牌在肇庆火了,近一个月内,产品销量突破一万件,市场反响热烈。从校园课堂到广东省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从裹蒸文化嘉年华到乡村非遗体验空间,肇庆市非遗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站)匠心研发的古法肉桂香牌系列文创产品,正以独特的创新路径,实现了“产业破圈”的华丽蜕变。

肇庆市高要区作为全国最大的肉桂种植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数据显示,2025年高要肉桂种植面积已达70.05万亩,年产桂皮14.46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2.5亿元,产品远销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地。

在此背景下,肇庆市首批非遗工作站秉持“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进行研发,推出古法肉桂香牌系列文创产品。

该系列产品选用30年以上树龄的高要肉桂为原料,充分发挥其安神醒脑、驱蚊除湿的天然功效,并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创意设计。“这款香牌不仅是肉桂天然价值的延续,更以优雅的文创形态走进大众生活。”非遗工作站负责人介绍道。

古法肉桂香牌的“破圈”之路始于今年教师节。非遗工作站通过“站校联动”走进肇庆多所中小学,开设古法肉桂制香课程,并将首批香牌赠予教师,为节日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

随后,古法肉桂香牌陆续亮相多个重要文化活动。在2025年广东省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香牌作为肇庆特色文创产品亮相;在2025裹蒸美食推广会暨第四届裹蒸文化嘉年华中,以“裹蒸粽”为造型的香牌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创意符号。系列活动的持续曝光,显著提升了古法肉桂香牌的市场知名度。

古法肉桂香牌的成功实践,为传统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以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将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文创产品。这一模式为各地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融合、实现特色产业振兴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思路。

文|记者 周欣怡

图|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加坡本地旅行社服务与地接资源... 一、为什么要了解“新加坡本地旅行社”的真实服务内容 在搜索引擎或各类平台上输入“新加坡本地旅行社”,...
重游溧阳高静园太白楼记 作者:天目湖客 丙壬龙年(公元1976年),余至高静园内文化馆供职,主辑溧阳文艺,对园内曲廊亭榭,...
王勇:传承之上,在求变中探寻美... 杭州,一座被诗画浸润的城市。西湖的潋滟、钱江的澎湃与运河的沧桑,孕育了杭帮菜独有的风雅与包容。 九月...
用鹰嘴蜜桃做的果汁酸奶,你喝过... 当连平地标鹰嘴蜜桃的清甜遇上高校科研匠心,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美味革命正在上演!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土豆香肠饼:外脆里糯一口封神!... 姑姑!这饼是不是偷偷加了糯米粉?上周去亲戚家做客,表姐端出刚煎好的土豆香肠饼,5岁的小侄女咬第一口就...
一盅两件,慢品时光:广式早茶里... 在广州的清晨,晨光刚漫过骑楼的雕花窗棂,老街巷里的茶楼便已升腾起热闹的烟火气。蒸笼揭开时的白雾、茶壶...
薄脆劲道裹万物:解锁山东煎饼的... 清晨的山东街头,总能看到煎饼摊前冒着热气,鏊子上的面糊在竹蜻蜓的转动下,瞬间变成一张薄如蝉翼、香气四...
“镬气”之战:机器人厨师挑战粤... 传统粤菜师傅挥铲如飞, AI机器人精准控温—— 这俩凑一块儿做菜, 能碰撞出啥神仙味道? 10月10...
软糯香甜,一口暖融:解锁川渝红... 在川渝的街头巷尾、火锅店、家常菜馆里,总有一道小吃能轻易勾起人们的食欲 —— 红糖糍粑。刚出锅的糍粑...
一口山西面,百般麦子香 莜面栲栳栳 周艺珣 绘 【至味人间】 水波翻腾冲撞,团团白气氤氲,面条入水后,不多时便从沸腾的锅底...
叶酸是南瓜的27倍,入秋后使劲... 一、菠菜鸡蛋汤面 二、菠菜枸杞猪肝面 三、菠菜口蘑汤 四、清炒菠菜 五、菠菜拌粉丝
秋天的柚子这样吃,香甜润喉,暖... 秋天的柚子这样吃,香甜润喉,暖到心里! 天气一冷,嗓子总觉得干干的,尤其北方的秋冬太干了~ 这时候...
《去“湘”当有味的地方》长沙烧... 由湖南银行冠名,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出品,王琴工作室匠心打造的美食文旅探访节目《去“湘”当有味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