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游”兴起,地域火锅如何抓住新机遇?
创始人
2025-10-10 10:52:11

家庭出游与亲友聚餐需求交织,让“为一道美食,赴一座城”的“味蕾游”成为这个假期的新潮流。

在“味蕾游”的带动下,餐饮消费呈现新趋势:一是异地消费增长,今年中秋餐厅预订用户中,异地消费者占比同比增⻓30%;二是美食消费热潮涌向城市深处,大量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小店”迎来客流高峰。

大众点评“必吃榜”黄金周数据显示,假期“必吃榜”榜单流量整体环比上月涨近180%,一众美食小城榜单流量涨超217%。

这个假期,餐饮消费热度一路飙升,“团圆餐”与“味蕾游”实现激情碰撞。相关数据显示,假期前4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在各类餐饮业态中,徽菜与云贵菜表现尤为亮眼,销售额环比增幅均超120%。其中,贵州酸汤火锅作为地域特色代表,正成为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据估算,2025年贵州酸汤火锅市场规模已达150亿元,成为云贵菜系中的核心品类。从社交平台热度来看,抖音上贵州酸汤相关话题播放量接近3亿次,小红书“贵州凯里酸汤”相关笔记超过36万篇,人气持续走高。

地域火锅的渗透路径呈现出清晰的“中心辐射”模式,即以原产地为核心,逐步向周边及全国扩张。目前,贵州酸汤火锅品类门店总数约达9000家。

伴随消费观念转变,特别是年轻群体,正从传统的“景观欣赏”转向“情感共鸣”与“在地文化体验”。18-35岁青年是社交平台上的活跃主力,他们追求新鲜、健康与高性价比,乐于探索并分享新奇餐厅。情感价值成为其消费决策的重要考量,他们也愿意为独特体验支付溢价。

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为地域特色火锅在规模化扩张中保持风味统一与稳定提供了保障。贵州酸汤正加速向小吃、调味品、方便食品、预制菜乃至零食等领域渗透,展现出强劲的品类延展性与经济潜力。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凯里市积极推进酸汤特色食品产业园建设,搭建研发平台,构建品牌体系。今年8月,凯里市与新希望集团草根知本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凯里酸汤产业集群向百亿产值迈进。

柔性供应链在产品持续上新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以海底捞为例,为保障菌菇品质,企业严格把控从采摘、加工、分拣到研磨的各个环节。

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成为地域火锅突破地域限制的重要推手。“视觉先行”的传播逻辑让贵州酸汤火锅占据天然优势——色泽明艳、橙红透亮的酸汤锅底,搭配鲜切牛肉、各式菌菇和时令鲜蔬,完美契合当下“漂亮饭”的出圈标准。

经历野蛮生长与市场洗牌后,贵州酸汤火锅品类步入理性发展阶段,更加聚焦差异化竞争力,市场分化趋势日益明显:精致“漂亮饭”路线与大众性价比路线并行发展。

具备稳定供应链、口味受大众欢迎的品牌正加速连锁化布局,并强调其小众风味特色。例如,“黔家婆·贵州酸汤鲜牛肉火锅”已拥有近260家门店,商场店占比达73.08%;“黔夺夺贵州酸汤火锅”门店超百家,商场店选址比例约为80.5%。区域品牌通过精准定位,在细分市场赢得优势。

集群化发展成为地域火锅品牌的另一路径。广汉市打造“中国火锅食材之都体验中心”,汇聚80余家火锅供应链企业,现场展示产品千余种。

然而,无论是走标准化路线还是坚持独特工艺的品牌,都面临共同课题:除了出于猎奇心理初次尝试的顾客,谁能成为品类持续的复购人群?如何在保持本味的同时,适度进行本土化改良以降低尝试门槛,并维持风味的纯正性,成为多数品牌面临的两难困境。

目前,贵州酸汤火锅品类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消费者对“贵州酸汤火锅”这一品类的认知,远强于对任何单一品牌的认知。大多数品牌形象尚不清晰,缺乏独特的品牌价值,多数仍局限于区域经营,尚未形成全国影响力。

随着消费者对文化体验需求不断提升,简单复制地域文化已难以持续吸引顾客。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创造出既真实又新颖的体验,是每个地域火锅品牌必须思考的命题。

从四川的麻辣到广东的清淡,从北方的铜锅到南方的粥底,多元化的口味选择正不断丰富着消费者的味蕾体验。“味蕾游”不仅是一种消费现象,更代表了餐饮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优惠周今起突袭!快来解锁魔都梧... “域见上海”第一届旅游攻略超级大赛(第一季)热力正酣,徐汇文旅顺势推出“域见徐汇”优惠周活动。11月...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