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的旅游日记
国庆长假的尾声悄然叩门
但阿坝州的秋日盛景与暖心故事
早已沉淀成旅途中最珍贵的收藏
从九寨沟的碧波到四姑娘山的欢歌
从“荧光绿”的守护到志愿红的陪伴
更有智慧服务与新交通
动脉的便捷加持
这个假期的阿坝
每一处都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
秋景上新,每一帧都是限定款浪漫
阿坝的秋,在彩林与雪山间渐次铺展……
九寨沟的海子倒映着层叠的红黄,阳光穿透枝叶洒在水面,晃动的光斑让“九寨归来不看水”的赞誉有了更生动的注脚。
九寨沟
黄龙的彩池在秋阳下宛如调色盘,3400级钙化滩流串联起“人间瑶池”,偶有细雨掠过,更添几分朦胧诗意。
黄 龙
四姑娘山的雪峰与彩林相映成趣,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碰撞出独特韵味。
01
四姑娘山
达古冰川的索道穿越金黄林海,顶端的观景台已覆上初雪,捧一杯热咖啡远眺云海,秋日的壮阔与惬意在此交融。
达古冰川
#
人潮涌动,每张笑脸都写满满足
今年国庆,阿坝的出行选择愈发多元:川青铁路1小时40分钟的动车依旧是公共交通首选,而9月29日全线通车的九绵高速则成了自驾游客的“新宠”,成都至九寨沟县的车程从8小时锐减至4小时,这条“风景高速”人气爆棚。
9月30日至10月4日,经九绵高速至九寨沟县的日均车辆超8500辆,10月1日九寨沟收费站出入车流量更是突破1万辆,七成车辆都是奔着美景而来的游客。
黄龙九寨站里,游客们举着手机记录藏式建筑,刚出站就被志愿者递上的文旅手册与热水温暖;九绵高速的木座服务区则成了旅途“网红打卡点”,这里不仅有白马藏族的曹盖面具、花腰带等文化元素装点,还能欣赏民间舞团的羊皮鼓表演,“云端咖啡厅”里抿一口咖啡远眺山景,孙抄手、糖葫芦等特色小吃更是解了旅途馋意。为应对高峰,服务区新增20余名工作人员,增设近100个临时车位和2台汽车充电宝,单日接待车流超3000辆次。借助7月28日上线的“一部手机游阿坝”平台,扫码就能完成门票预约、酒店预订,“一码畅游”让旅途更省心,该平台已联动超4000家文旅企业,累计带动交易额达3.6亿元。
来自西安的李女士带着孩子在桃坪羌寨体验羌绣,指尖翻飞间感慨:“不仅能看风景,还能亲手做非遗,这趟太值了!”马尔康的“大美阿坝·礼赞祖国”民乐民歌专场音乐会座无虚席,四川音乐学院带来的演奏让游客沉浸在高雅艺术中;若尔盖县城的锅庄广场上,当地群众与游客手拉手跳起锅庄,欢快的节奏驱散了秋日微凉。
更惊喜的是,持九寨沟、黄龙门票的游客可在达古冰川、莲宝叶则等十余处景区享受门票7折优惠,自驾游客逛完核心景区,还能顺道从九绵高速就近驶出探访甲勿海、白马王朗等小众景点,“串点成线”的旅程格外充实。
综合情况可知,全州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守护同行,每份坚守都暖透旅途
“看到交警同志的荧光绿,心里就踏实了!”这是游客们最真切的心声。
为应对九绵高速通车后激增的自驾车流与景区客流高峰,阿坝公安交警全员在岗,在国道213线、九绵高速出入口及景区入口实行“固定岗+机动巡逻”,远端分流、近端管控让拥堵路段通行效率大幅提升。牟尼沟景区内,民警及时救助突发高反的游客,背着人快步冲向医疗点的身影令人动容……
400余名青年志愿者构筑起全域服务网:黄龙九寨站里,他们搀扶老人孕妇、帮忙搬运行李;九绵高速服务区与景区服务点上,耐心解答“哪里能摘雪梨”“非遗体验在哪报名”等问题;非遗展演现场,协助传承人指导游客操作,汗水浸湿衣衫仍笑意盈盈。从九绵高速的路况指引到景区内的贴心帮扶,从10个旅游医疗服务点的应急保障到党政机关停车场的免费开放(10月1日至8日全天候开放),这些细节里藏着阿坝的“待客之道”,让每一位游客都感受到温暖。
1
阿坝的秋
假期虽近尾声,但九寨沟的水波、九绵高速的风光、锅庄舞的节奏、民警的守护、志愿者的微笑,早已拼凑成最难忘的回忆。阿坝的秋还在延续,未听够的民歌、未赏尽的彩林,都在等你下次重逢。毕竟,美好从不会余额不足,只会在回忆里不断满格~
部分图片来源各县(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 | 刘林丹
责编 | 尤莉
编委 | 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