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潍坊诸城,山水含韵,文脉流芳,文旅融合的热潮在城乡间涌动。这座承载着苏轼密州记忆的城市,正以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创新为翼,多向发力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让“大流量”成为城市文旅的鲜明注脚。
生态赋能让绿水青山变身文旅名片。被誉为“小峨眉”的障日山,如今铺就了沥青环山路与木栈道,白云茶舍与游客服务中心点缀山间,既保留了“峰险、石奇”的自然本真,又让游客在休憩中品读苏轼“莫教名障日”的诗意。山下的万亩果园与生态茶园连绵成片,春季赏花、秋季采摘的体验式旅游,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诸城市探索“艺术活化乡村”的创新路径,让蔡家沟这个普通村庄焕发出别样活力。如今走进蔡家沟,彩绘院墙与艺术雕塑相映成趣,由旧民居改造而成的乡村美术馆、公益书吧、艺术家工作室等散落其间。驻村艺术家不再是“外来客”,而是与村民共同创作的“新乡邻”。这里既有非遗手造的匠心传承,又有农家乐的质朴烟火气,更有通过定向越野赛等时尚活动串联起的户外艺术景观。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展品,而是融入田间地头的日常,蔡家沟成功蝶变为一个没有围墙的“乡村艺术公园”,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和研学团队前来打卡,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文体融合的热潮同样涌动。前不久的半程马拉松赛事上,非遗摊位上的剪纸、黑陶与古琴演奏相映成趣,仿真恐龙模型与跑者互动,赛道旁的“文旅加油站”推出专属优惠,让“跑一场马,识一座龙城”成为现实。刚刚启幕的东坡文化系列活动将持续升温,诗词吟唱、古琴音乐会、摄影大赛等十余项活动,将让诸城的文化底蕴尽情释放。
下步,诸城市将继续紧抓文旅产业升级的契机,以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创新为翼,通过“生态+”“艺术+”等多向发力策略,全面激活发展新动能,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让“诗与远方”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张敏敏 张真钰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