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渐满,中秋意浓。烟火气里,刚出炉的手作薄荷苏子饼泛着温润金黄,热气裹挟着红糖的醇厚、薄荷的清冽与紫苏的辛甜,在空气中缓缓散开,这是刻在每个凤庆人记忆深处最鲜明的味觉印记。
天刚微亮,凤庆县腰街乡腰街村村民毕贤书就开始忙碌起来,和面、揉团、配馅……每一步都从容有序。馅料中,毕贤书特意加入了她前几日精心采摘、晒干并揉碎的新鲜紫苏与薄荷。按压成饼后,放进自制烤炉,炭火慢烘,香气渐溢。
薄荷苏子饼
“薄荷苏子饼与市面上的饼子不同,加入的配料有薄荷和紫苏,入口清凉,用传统火烤,饼子色泽金黄、酥脆可口。”
十六年来,每逢中秋前夕,毕贤书都会亲手制作薄荷苏子饼,从选料到烘烤,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每一份馅料配比都烂熟于心。
制作薄荷苏子饼
毕贤书一直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手作技艺:红糖要用土法熬制,焦香醇厚,慢慢融进面团肌理;新鲜的紫苏和薄荷晾干揉碎,香气浓郁,拌入馅料既能中和甜腻,又添了几分独特的清爽;传统柴火烘烤更是关键,成就了它的独特焦香,外皮色泽金黄、内馅软糯香甜。
传统火烤工艺
刚出炉的饼子,热气袅袅,一口咬下,红糖、薄荷与紫苏的层次感在唇齿间渐次绽放,甜而不腻,还带有一股山野般的清润回味。虽然中秋佳节还未到来,但毕贤书的手作薄荷苏子饼已是订单满满:“临近中秋,很多外地的客商早已找上门来买,最远的卖到浙江、上海等地,今年卖了一千多个,中秋节还有着一千多个订单。”
打包销售
顾客杨绍龙再次上门购买薄荷苏子饼,他有着自己的感受:“每年中秋我们都会买她家的饼子吃,饼子里面加着薄荷,吃进去有种清凉的感觉,口感非常有层次、非常好吃。”
尽管现在月饼花样迭出,但这种传统老式口味,却一直是维系乡情的“金色纽带”。凤庆县腰街乡、小湾镇等地,不少村民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薄荷苏子饼。随着互联网与物流的发展,这缕乡味已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每逢佳节,供不应求。
老味道薄荷苏子饼
如今的薄荷苏子饼,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点心,已成为团员幸福的味道,是游子心头的乡愁寄托,也是各地顾客中意的特色手礼。
一枚饼,裹着手工的温度,系着乡土的情谊,承载着岁月的甘甜。年复一年,温暖过往,也慰藉着远方。
通讯员:杨永平辉仕梅张正彪
编 辑:金薇薇
二 审:冯永富
三 审:彭先文
终 审: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