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庆佳节,青海读书会邀您共赴一场“品读青海,看见自己”的文化之旅。青海,这片雄踞世界屋脊的净土,藏传佛教的酥油花绽放千年智慧,土族安昭舞旋转着七彩袖间的热情,撒拉族花儿在黄河岸边唱响生命之歌。青海湖的碧波、茶卡盐湖的镜面、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群,与三江源头的冰川共同勾勒出地球第三极的壮美画卷。当我们翻开青海的诗篇,不仅读懂山河的辽阔,更在唐卡艺术的笔触里、在土族艺术的盘绣中,照见内心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热爱。敬请关注!
文图/听雪
不知道为什么,西宁的城里人都要把去贵德说成是“上贵德”,可能是要翻越拉脊山的缘故,也或许是表达去尊贵的地方都通用“上”,比如“上北京”。总之,亲爱的朋友们,这个国庆假期,一定要开上尕汽车,携家带口、呼朋唤友了上一趟贵德,上贵德邂逅一场秋天里的雪山风情。
国庆节前一夜,一场大雨洗涤了城市,而雪花却匆匆穿越了季节的缝隙,给山川披上了洁白的素衣。让上贵德的路途变成了通往秋天的童话。
一路驱车往贵德方向走去,过了西宁南高速收费口,眼前便是宽阔的山川,秋天的田野静谧恬淡,山川大地宛如画家笔下的油画,油菜饱满橙黄、燕麦在风里悉悉索索,田埂上野花野草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山脚下农庄错落祥和,美得让人神往。山坡上树木植被青绿交融、黄橙相间,尽现秋色。远山青黛,白雪浮于云端,似手捧哈达身着盛装的美丽卓玛。
看雪山,一定要走拉脊山旅游公路。拉脊山就像一位沉默的巨人,独特的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造就了拉脊山辽阔壮观的美景,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皑皑雪山在脚下绵延,山峦起伏似波涛汹涌,绵绵雪山用它那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世间万物,你可以尽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宁静,让人感叹自身的渺小与大自然的伟大。
来到拉脊山顶,站在海拔3820米“鹰飞不过去的地方”,这里视野开阔、景色令人叹为观止。放眼望去,雪峰冰川兀立云霄,在秋阳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着寒光,远山连绵叠嶂,白云缭绕变幻,人在山间,看连绵的雪山与天空相接,山腰云雾缭绕若轻纱漫舞,每一处山峰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天地壮美犹如一幅雄浑壮阔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立于山巅,仿佛置身于人间天堂之中,心怀虔诚心生敬畏。
宗喀拉则位于拉脊山垭口,是中国最大的“ 拉则”建筑群,在此可感受独特宗教文化氛围与建筑风格。这里是一片净土,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原始而纯粹的美。拾阶而上,护栏上的许愿风铃叮铃作响,头顶的经幡随风摇曳,在茫茫雪山的映衬下,宗喀拉则更显神秘威严,仿佛每一块石头都住着山神的耳语,每一条五彩经幡都咏诵着千年的六字箴言。让人不觉在宁静中找到内心的平和,重新审视生活的真谛。
从山顶下坡,一路向南,地势逐渐平缓,宽阔的高山草甸被大雪覆盖,一路山脉起起伏伏,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群如一颗颗洒落在天地间的珍珠,在拉脊山南坡红山嘴牧场,红沙岩的奇峰异石在雪山间分外醒目,一处红沙岩独峰突兀的独立,传说那是格萨尔王的拴马桩,牧民在四周挂有五彩经幡,垒有玛尼石堆,风吹幡动,诉说着草原上动人的传说。想必,草原上的人们祈盼的就是永远的马放南山,生活安澜吧。
进入阿什贡峡谷,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丹霞,姿态万千,行驶在“ 色若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五彩峰丛中,目光所至如临仙境。山谷里渐黄的秋叶和红色砂砾岩山峰上造型各异的丹霞相映成趣,远处的雪山如白胡子爷爷看着儿孙嬉闹,享受天伦之乐。
秋日的千姿湖,天高云淡,一池池秋水透着清亮映着雪山,湿地湖里野鸭嬉戏,飞鸟集翔,岸边芦花如影似烟。东山巍峨屹立,山间雾气缭绕,白雪戴帽,山脚下黄河平缓成一条流淌的碧蓝色哈达。雪山静默,大江东去,动静之间大自然的沉静与生机让人望而生畏,心灵在天人合一的自然智慧启迪下得到洗礼和升华。
“ 天鹅桥”如翩跹的白天鹅横跨在黄河上,国庆节期间,黄河上的又一座大桥“天鹅桥”全线通车了。站在桥上眺望,黄河从落日的远方蜿蜒而来,蛇行在连绵群山之间。天鹅桥在层林尽染的山河映衬下与黄河吊桥和黄河清大桥遥遥相望。让领略黄河之水天上的游客又多了一个好去处。黄河一路向东奔流不息,远山之巅素雪若隐若现,妩媚动人,似在诉说着秋与冬的浪漫私语,将天地绘成了一幅空灵的画卷。
无论是踏足蜿蜒的雪路,还是直面磅礴的雪峰,也无论是远眺雪山遐想,还是近观雪山感悟,国庆假期,一定要“ 上一趟贵德了看雪山走”,来领略秋天里的雪山风情,来感受秋日的银色浪漫。
朋友们,赶快来哦,秋日雪景不等人哦!
听雪,女,青海省贵德县人,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