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等位两个小时以上,从早晨等到中午的一口蟹黄包子有多好吃?小时候满大街都是现在却任何时候都要排队的虾糍和油墩子,一口下去一半是美味一半是回忆,还有虾子烧饼、盘水面、发面油饼、麻虾蘸酵条、大灶扁豆饭……这个黄金周长假包含中秋节,不少人选择返乡团聚顺便吃上一口离开家乡就吃不到的美食,但没想到现在家乡小城也已经名声在外,小时候家门口的美味都成了“排队王”。节前发布的一份必吃榜美食榜单中南通被评为热门美食宝藏小城第六位,记者采访了几位这个国庆长假返乡团聚的“吃货”,揭开一部分当地宝藏美食的面纱。
栟茶古镇
在外工作的媛媛长假前一天就提前避峰回到了老家南通栟茶,这座千年古镇如今已经被开发成了远近知名的景点,媛媛说自己老家原来就在古镇老街,自己出外工作多年,但念念不忘的就是古镇上的传统美食,因为靠海,这里的海鲜很多,做法也很考究,号称“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当地人会把它细细剁碎混合鸡蛋、荸荠等原料做成喷香的文蛤饼,还有新鲜的红海虾做成的虾饼,馅料以文蛤鲜肉为主做的藕饼更是中秋团圆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而现在正是吃明炉现贴的酥脆海虾籽烧饼的季节,长假期间自己想吃个烧饼可费劲了,因为每个烧饼铺前都围着慕名而来的游客排起的长队,还有很多返乡游子一买就是几十个带走,回家冷冻起来,想吃了拿一个平底锅干剪几分钟,就能基本还原刚出炉的口感。
虾籽烧饼
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但这两天小红书上经常可以翻到“如皋蟹黄包9点来排队12点终于吃上了”的吐槽贴。在南京做高校老师的吴女士是南通如皋人,这两天她带着孩子回到家乡,每天都在朋友圈吐槽“排队”,她告诉记者,如皋的蟹黄包与别的地方做法不太一样,是发酵面包子,里面满满的蟹膏蟹肉,刚出炉的包子皮上透出金黄的蟹油,特别有食欲,搭配姜丝和香醋,是自己每次回去必吃的美味。但是一到假期,如皋的各大早餐店都能排起长队,有游客也有回乡的游子,自己前天去家门口一家蟹黄包子铺,早晨六点就有人开始排队了,自己九点多去,不但好多品种已经售罄,排队也一直等了两个多小时,差不多到12点才吃上了心心念念的这顿“早餐”。而如皋早餐店里,经典的早餐还有盘水面、青菜油渣饺子、特色汤包、野菜葱油烧麦、萝卜丝现贴烧饼等等,吴女士说这些都是出了这个小城就很难吃到的美味,也因此自己每次从家里返回的时候,后备箱里满满都是家里人给冷冻好的能带走的这些家乡美食。
虾糍
这些宝藏小城的吃食除了蟹黄包子价格比较高之外,其他的都很平价,比如如皋还有个“排队王”小吃虾糍和油墩子,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里“几乎就没有不排队的时候”,虾糍实际上是发面泼在油锅边上,形成薄如扇面的一层,再扔上去几颗小河虾,最后在油锅里炸得金黄酥脆出锅,而油墩子就是直接发面团进锅里油炸,虽然热量很高但是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现在因为屡次被社交平台大V晒视频,开店的老夫妻俩基本上是从开门忙到打烊,门外面排的队伍就没有缩短过。
长假返乡团聚,吃货们对儿时美食的执着、外地游客对本地小吃的拥趸,弥漫在街头巷尾热腾腾的烟火气,早市里最新鲜的本地蔬菜海鲜,乡村大灶柴火铁锅焖出的扁豆米饭和蒸鸡蛋……长假前高德扫街榜发布的《国庆指南:全国TOP100餐厅》显示,这里面有“吃货”驱车200公里的专程前往,单月光顾27次的忠诚回头客,而平价才是这些烟火小店最大的特色,所有上榜餐厅人均消费83元,最便宜的人均消费才7元。上榜的江苏餐厅中,南京有三家,其中最便宜的两家店人均消费只要26元。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地域风味,有外地游客眼里的“小惊喜”,也有在外游子心目中的“白月光”,地域属性极强的美食,在烟火升腾中也成为了大众眼中的“宝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注:视频中部分素材来自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