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桦西湖景区景观。
桦西湖景区一角。
□文/摄 聂国雁
初秋,于故乡寻得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它就是桦南县的桦西湖,虽非名胜,却与杭州西湖有“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之缘。独步县城西部,桦西湖——这道亮丽的风景即展现眼前。比起杭州西湖,桦西湖毫不逊色。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大家闺秀,桦西湖就是小家碧玉。如果说桦西湖比杭州西湖稍有逊色,那就是它比杭州西湖小了些。杭州西湖美在唐诗宋词里,美在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传说中,美在鲁迅雷峰塔的笔调下。而桦西湖却美在感官上,美在亭台楼阁与绿化层次的巧妙设计,美在每天清晨荷花仙子溢出的淡淡清香里,美在花海中各种鲜花盛开的视觉盛宴中,美得真实,美在游人的眼里,乐在游人的心中。
桦西湖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它不仅是桦南县西部入城处一道亮眼的风景线,更是佳木斯地区以人工湖为主体景观打造的首个成功范例,用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笔触,在42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令人沉醉的画卷。桦西湖的名字,源于那片6万平方米的南湖。它像一块被时光打磨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县城西部的版图上。阳光洒落湖心时,湖面波光粼粼,恰似无数碎金在水中跳跃。
桦西湖的所有景观,看似随意,却处处透着匠心。无论是居住于桦南县城的居民,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走进桦西湖,总会被这份如诗如画的景致打动。
整个景区呈不规则形状,仿佛是大自然随性勾勒的轮廓,在新兴路与西环路的巧妙划分下,形成了四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南湖公园以那片标志性的湖面为核心,春日里岸边翠柳低垂,杏花、樱花、海棠、紫丁香竞相怒放,开得耀眼,香气弥漫整个湖畔,让人沉醉其中。总能看到市民在甬路上悠闲散步或慢跑,享受着悠然的时光。桦西湖的盛夏时节最是热闹,南湖周边开满了“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荷花,粉白相间亭亭玉立,荷叶舒展,高低错落。荷叶上的露珠滚动,如晶莹的珍珠,加之一些蒲草散长在其中,相互映衬显得那么自然而真实,展现一种纯洁之美,让每个初见它的人都忍不住驻足观赏品评不愿离去。就在湖边草坪上,绿树掩映中,常飘来悠扬的乐声,或是拉二胡,或是吹萨克斯,或是声乐达人们在即兴演唱歌曲,让这份美景多了几分人文气息。而这片湖,也因此成了景区最鲜明的印记,承载着人们对“桦西湖”三个字的所有美好想象。
北湖公园则多了几分静谧。由新兴路西侧进入北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牌楼,上书“水天一色、俊采星驰”几个红色大字,让人一下就想起了《滕王阁序》那些脍炙人口的句子。北望公园深处,草木葳蕤,翠樾蔽天。潜龙亭静卧水边,供游人小坐休息,也可坐于亭中观赏满湖的荷花开放,是桦西湖打卡地之一,且非常出片。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偶有微风拂过,涟漪便一圈圈漫向远处,天光云影,晚霞夕照,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既视感。器械场地总是最热闹的地方,拉伸肩周脊背的、按摩腿弯的、练腰的、引体向上的各种锻炼,体现城里人们珍爱生命、注重健康、注重养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南湖之南,花海湿地公园是季节的调色盘。春有嫩蕊初绽,紫花地丁铺满沟沟坎坎,随处可见,它如珍贵的化妆品,把裸露出岁月瘢痕之处修补得美丽得体。夏季花海繁花似锦,妩媚的醉蝴蝶散发着醉人芳香;挺直的马鞭草开出紫色的海洋;鸡冠花如贪酒的醉汉,裸露深红的面庞;金鱼草文文弱弱,却把一抹香甜洒满花海的唯美时光里。而湿地深处,水鸭子在水面划出轻快的弧线,白头顶的水鸟探头探脑地似觅食,又似偷偷地打量着游人,这些灵动的水鸟,为这片湿地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真切感受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生。夜晚来临,可以去湿地的草坪上、栈桥中坐听蛙声一片,鼓噪的音符比月光传得还远。农耕文化公园则藏着乡土的记忆,老农具、粮仓,还有水车静静诉说着农耕文明的故事,让久居城市的人们,能在此触摸到土地的温度,珍惜碗中的粮食,理解农民的汗水与辛苦。
若说四大区域是景区的骨架,那散布其间的景观便是点睛之笔。踏进西湖外环如茵的草地,草坪齐整开阔,使人心旷神怡。其景致之大气、之美丽,让人恍如身居中欧瑞士国土之感。靠近高速路边缘林木茂密葱郁,既立体美化了环境又阻隔了高速上的噪音。登上空中栈桥可俯瞰草地全貌,可谓:“碧野连天接远穹,银毡漫卷沐清风。”
桦西湖没有名山大川的壮阔,却不乏小桥流水的温婉;没有古迹名胜的厚重,却不乏烟火人间的亲切。它就像一首写在桦南大地上的田园诗,字里行间都是岁月静好,让每个走进它的人,都忍不住放慢脚步,沉醉在这份独属城西的温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