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很多人可能会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说到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大家就一点都不陌生了,广西不仅风景优美,山水甲天下,而且美食更是遍地都是。
比如广西人光靠一个桂林米粉,一个柳州螺蛳粉就能够火爆全国,如今全国各地的美食街,都少不了螺蛳粉,桂林米粉的身影。
除此之外其实广东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柠檬鸭,老友鱼,老友粉,各种酸嘢等等,随便一样都能让本地人魂牵梦萦。
但奇怪的是,除了螺蛳粉桂林米粉这些小吃之外,其他广西菜在外地却难觅踪影,为什么桂菜在外面不火呢?为何桂菜走不出广西呢?
最近,我去广西旅游了一趟,吃了不少地道桂菜,我才终于弄懂:为什么广西菜走不出去了,原来背后有4个关键原因。
1、 广西菜外地人吃不习惯
广西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酸、辣、鲜、”,极具地方特色,对于广西人而言这样的味道太好吃了,但对外地人来说,可能第一口就劝退了。
比如广西不少菜喜欢放酸笋进去,比如老友鱼之类的,这个酸笋的"臭味"本地人觉得香,但很多外地人闻着就受不了。
广西还喜欢酸辣口味的菜肴,比如像柠檬鸭、酸汤鱼这类菜,这些菜肴酸味浓烈,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2、外地市场缺乏广西本地食材
广西菜的灵魂在于本地食材的原汁原味制作,但出了广西,很多关键材料根本买不到,导致味道大打折扣。
比如酸笋,必须用广西特定竹子发酵的,外地虽然也有不少的酸笋,但卖的很多是工业速成酸笋,味道完全不一样。
很多在外地开的"广西米粉店",因为食材不正宗,做出来的粉既不像桂林米粉,也不像螺蛳粉,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3、 广西菜难以批量复制
相比川菜、粤菜,广西菜的烹饪流程更复杂,很多广西菜单纯的依赖厨师制作经验,难以标准化生产。
比如广西桂林米粉,光是卤水配料就要熬制数小时,其他的锅烧、叉烧、脆皮这些都要现做,流程繁琐。
再比如广西的柠檬鸭,首先鸭子要本地的,先将鸭肉放入锅中炸一遍,然后进行炒制,还要加腌柠檬、酸荞头等配料,步骤多,耗时长。
广西菜很多都是"慢工出细活",并不是冷冻的预制菜,不适合标准化运营,广西桂菜太依赖手工制作,难以像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那样快速复制,自然难以走向全国。
4、广西人去外地开餐馆的少
广西人有个特点:恋家,很多本地人宁愿在广西开个小店,也不愿意去外地闯荡,导致桂菜在外地缺乏形象的推广者。
在广西生活节奏慢,压力小,很多人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广西人离不开米粉、酸嘢,去外地吃不到正宗家乡味,干脆不去了。
现实情况如果你在北京、上海看到的“广西菜馆”,很多其实是湖南、贵州人开的,味道自然不正宗,吃的人就更少了。
希望未来广西菜也能够像螺蛳粉一样,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广西菜的独特魅力,感受广西菜的不同凡响。
下一篇:风物|桦西湖温柔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