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桐乡一家传承了三代人的早餐店爆火。一大早,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排队的食客有三十多人,一直排过好几家店面。为了买上一客生煎,甚至有人等了40分钟。
在位于市区北门大街上的这家“钟式生煎”门口,“大排长龙”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家住附近的陈阿姨是熟客,在她印象里,虽然平时来买的时候也得排队,但队伍排出去这么长着实不多见。
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队伍里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他们大多背着包,人群里一眼就能认出。“之前在网上做攻略时看到了这家店的推荐,说大多是本地人在吃,特意来尝尝,感受一下当地文化。”一名上海游客说。
除了游客,还有在外求学、工作,趁着假期赶回来的桐乡人。他们回家必做的一件事,也是“打卡”钟式生煎。“我们都是一中毕业的!”大学生小顾一从杭州回到桐乡,就开始约好朋友吃钟式生煎,“高中时经常吃,还是熟悉的味道。”
国庆假期的到来让店里的生意彻底“炸”了,每天从5点30分天不亮第一盘生煎包出锅开始,按照8至10分钟一盘的速度,要一直忙到10点半结束。按照一盘150个来算,店里一天大概要卖出5000个生煎包。
作为本地知名人气小店,原名“苏州生煎”的“钟式生煎”,陪伴着一批又一批桐乡人度过了青春。因为紧挨着桐乡一中,附近又是居民区,这口生煎包的滋味尤其受到附近学生和居民的喜爱,是不少桐乡人心中除一碗面之外又一经典的桐乡味。
与普通的发面生煎不同,钟式生煎面皮用的是死面,主打一个皮薄,轻轻一口咬下,肉汁便奔涌而出。桐乡人吃生煎,必须配上米醋和桐乡辣酱。生煎底部煎得焦黄酥脆,肉馅鲜美多汁,蘸上酸甜微辣的酱汁,解去油腻、让口感更清爽的同时,也让生煎包的口味变得更丰富。
肉是老板钟永明每天一早亲自去桐乡集贸市场买的,主打一个新鲜品质好。“每一块肉都是都是精挑细选,还要去掉淋巴和筋膜。”说起自家生煎包的肉质,钟永明话语里透着骄傲。
随着店里生意越来越好,1995年出生的钟伟,作为钟式生煎的第三代,如今也接过父辈的手艺,开始独当一面。“平时一般是我妈负责包,我爸负责盛,我负责煎。”钟伟说,因为生意好,除了一家三口,店里还请了五六名阿姨干活。
这一口桐乡滋味,你爱了吗?
下一篇:日本百年酒店,为何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