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4日电(记者郎兵兵)国庆主题的“落日合唱派对”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间响亮开唱,霍去病“倾酒入泉”“大漠丝路·梦回金城”等主题演艺在酒泉、兰州等地生动上演,被誉为“最佳旅游乡村”的甘南扎尕那游人如织……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甘肃依托雄浑壮丽的西部风光、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推出一系列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与暖心服务,让游客领略千年丝路盛景,真切体验苍茫西北的“诗与远方”。
10月1日,游客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参加“落日合唱派对”国庆专场活动。新华社发
1日傍晚,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落日余晖中,众多游客簇拥接力,将一面600平方米的巨幅五星红旗缓缓举至山顶。随后,伴随着《千年莫高·乐动敦煌》的翩跹舞姿,以及《稻香》《如愿》等歌曲旋律的响起,一场盛大的“落日合唱派对”拉开帷幕。
夜色渐浓,1500多架无人机从鸣沙山顶腾空而起,依次变幻出红心、生日蛋糕等璀璨图样,为祖国华诞献上深情祝福。数万名游客在星空下挥舞荧光棒与手机灯光,齐声高唱《我爱你中国》,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这场以国庆为主题的万人星空演唱会氛围感十足,我们非常喜欢!”北京游客史文爽说。据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统计,当日入园游客达到2.8万人次。
从酒泉市霍去病“倾酒入泉”犒赏三军、“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到张掖市西夏“云灼公主”特色讲解、武威市“雷台寻马记——当唐僧师徒遇见铜奔马”,再到兰州市“大漠丝路·梦回金城”活动……今年国庆中秋长假,甘肃省共推出20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据甘肃省文旅厅介绍,活动类型包括文艺演出、非遗展演、美食推广、体育赛事,不仅分布广泛,而且种类多样,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文旅消费体验。
旅行平台飞猪发布的《2025中秋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甘肃旅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75%,客单均价提升11.4%。线路游预订量同比增长91%,包车游增长超3倍。兰州、酒泉、张掖等古丝路历史文化名城成为热门目的地。
“今年‘丝路游’持续火爆,我们接待的境外团队游客数量比去年翻了一番,主要客源地是东南亚。”甘肃踏歌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邦柱认为,这一成绩既得益于“丝路游”壮美风光与丰厚文化遗产自带“流量”,也离不开各级文旅部门的“花式”推介。
这个假期,甘肃多地同步开启“宠客”模式。敦煌市公共区域所有停车位全部免费开放,城市公交车免费乘坐,并敞开机关食堂提供平价餐饮;嘉峪关市推出“机票+景区”联动、“观演+游览”套餐等优惠组合;武威市则在一些景区设置免费品尝点,让游客品味小份月饼、“三套车”、沙米凉粉等特色美食。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便利举措,让游客在旅途中感受到贴心与温暖。
夏日里的扎尕那景色(7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也选择走进村落、寨子,享受乡村旅游的惬意。
连日来,来自四川、陕西、青海等周边省市的自驾游车辆与旅游大巴,络绎不绝驶入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扎尕那村。这座海拔3000多米的藏寨山势奇峻,森林、草原、河流等自然景观与独特的藏族风情交相辉映,2023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望着眼前层林尽染的秋色和依山错落有致的藏寨,来自广州的陈女士不禁赞叹:“扎尕那太美了,美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村落里,返乡青年嘎玛龙珠正忙着招待入住客人。他将家中几间传统民居升级改造为民宿后,家庭年收入已从过去的几万元增长至数十万元。在扎尕那,越来越多农牧民通过经营民宿、农家乐,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这个金秋假期,甘肃正以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诠释着旅游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