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首届“昆明官渡国际文化旅游节——2025官渡国潮渔灯会”在官渡古镇璀璨启幕。截至10月2日,客流已达22.9万人次。
官渡古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这场持续8天的文旅盛宴,将千年古渡文化与现代国潮元素深度融合,用传统与科技交织的演绎,为游客打造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也为祖国生日献上独特的“文旅厚礼”。
清晨的官渡古镇,节日氛围已格外浓厚。随着“华彩映月・乐活官渡”百人吉他快闪开启,渔灯会正式拉开帷幕。百余位表演者手持吉他,奏响《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曲目,旋律在街巷间回荡。游客们自发加入,手执国旗同声高歌,红色旋律与古镇烟火气交融,成为国庆当日最动人的画面。
快闪过后,三大主题巡游轮番登场。民族巡游率先启程,云南各族表演者身着绚丽盛装,从广福路牌坊主舞台出发,彝族绣花头饰、傣族孔雀裙摆、白族扎染围裙相映成趣,伴着民族乐曲载歌载舞,尽显“多元一体”的民族风情,游客纷纷跟拍记录热闹瞬间。
渔灯主题巡游则让“古渡渔灯”文化具象化。数十人组成的渔灯方阵里,渔灯形态各异:有的复刻古船灯质朴造型,灯壁绘制着官渡古渡繁忙景象;有的以“鱼跃龙门”为灵感融入现代设计,灯光流转间灵动鲜活。这些渔灯承载着千年水运文化,与古镇古建筑相映,仿佛重现“渔火满河”的盛景。
民俗巡游聚焦“地道官渡味”,舞龙舞狮队打头阵,金龙随鼓点蜿蜒、红狮踏节拍腾跃,引得欢呼不断。随后,民间艺人现场展示剪纸、糖画、捏面人技艺,剪刀翻飞剪出“官渡牌坊”“金刚塔”,糖稀化作小鱼、蝴蝶,让孩子们驻足流连,在表演中传递民俗文化魅力。
主舞台区域“好戏连台”,从早到晚精彩不停。传统滇剧与花灯表演是重头戏,老艺术家演绎的《三击掌》字正腔圆,《探干妹》诙谐生动;新生代演员同台献艺,将现代表演技巧融入传统剧目,让非遗焕发新生。“文旅志愿行”活动同样亮眼,话剧片段引人入胜、川剧变脸惊艳全场、舞蹈与歌曲演唱互动频繁,古镇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九转花街的古风体验区,是“穿越古今”的绝佳去处。古风乐坊处,演奏者身着汉服,在亭台间弹奏琵琶、古筝等乐器,《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的悠扬乐声,让游客沉醉其中。国风舞蹈表演更令人惊艳,舞者身着秦汉曲裾、唐代齐胸襦裙、明代袄裙,广袖翻飞间展现传统服饰之美与礼仪之盛。
古风NPC互动同样趣味满满:文人持扇吟诗、掌柜热情“售物”、侠客演绎江湖故事,游客可参与小游戏赢礼品,孩子们追着NPC体验“梦回千年”的快乐。
夜幕降临,古镇迎来高光时刻。百余架无人机腾空,在夜空组成“官渡欢迎您”“官渡牌坊”“金刚塔”等图案,与地面渔灯交相辉映,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震撼场景。国庆主题灯光秀以古镇牌坊为“画布”,用投影技术展现官渡从古渡繁忙到现代繁华的变迁,光影与音乐结合,让游客直观读懂古镇历史。
为深化文化体验,渔灯会还设置了“穿越八景”环节。清光绪进士宋嘉俊笔下《官渡渔灯》的八句诗词,化作八个主题景观散落街巷水岸:宝象河上,游客乘花船泛舟,感受“朝泛昆池艇”的意境;路口及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文学艺术馆区域,主题景观与展览结合,游客可通过文物与图文,了解官渡历史建筑与民俗,领略“江空月吐痕”的深邃。
游园集章活动为旅程添趣,游客可在游客服务中心领取集章卡,卡上标注打卡点与介绍,收集15个及以上印章并带相关话题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即可兑换限量纪念品。同期开展的首届春城摄影周“官渡渔灯”主题摄影展,百余幅作品定格渔灯夜景、古镇烟火与非遗风采,让游客通过镜头感受官渡的历史与当下。
此次渔灯会将持续至10月8日,欢迎来官渡,在渔火与灯光中,邂逅古典与现代交织的鲜活古镇。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摄影报道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何晓宇
下一篇:国庆来无棣,好玩的地方全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