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庆长假期间,当多数人踏上旅途、享受团聚时,不少党员干部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对他们而言,长假也是服务群众、保障运转的关键时段——文旅系统干部要应对景区人流高峰,保障游客安全与体验;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需紧盯民生需求,处理突发状况;招商干部抓住假期窗口,推进项目落地;乡村干部扎根基层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和电话连线等多种形式,记录他们如何扎根岗位诠释责任担当。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楼钱良: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把每一件小事办好
“早上8点不到门口就已经有大量等候入园的游客,现场还来了一些小摊贩,有些混乱,是否需要立刻进行疏导?”10月2日一早,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楼钱良正要出门,手机上里的工作群就“滴滴滴”响个不停。在其中一个工作群内,一名驻点在“总统府”景区的文旅干部把可能影响游客体验感的情况及时发到群里,等待后方综合协调小组的研判。
8点30分,楼钱良抵达位工位,立即和城市管理局等值班员现场沟通商议,并及时和反馈同志:“请配合景区工作人员,有序引导游客维持队列秩序,已请市城管局通知附近城管工作人员对占道经营的摊贩进行劝离,假期中每天7点30分城管工作人员提前到岗维护秩序。”
这个假期,这样忙碌的场景每天在这间会议室里上演。为应对双节叠加超长假期带来的大客流,南京市政府成立南京市迎接大客流专班综合协调组,由南京市文旅局主要牵头,集结文旅、公安、市监、城管、交通、商务六大部门精锐力量集中办公。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游客诉求等,专班就像一个高效灵活的“中枢系统”,进行着实时调度指挥。
“你看,现在钟山风景名胜景区的实时客流量是11.8万人,玄武湖景区有8万人,这还没到当日客流高峰,我们会研判实施数据发布提醒,以及在必要时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力量。”楼钱良指着南京市文旅局假日指挥中心大屏上不断跳跃的实时客流数据向记者介绍。“特别是今年国庆节叠加中秋节,共有 8 天假期,从我局综合预测来看,假期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约 1800 万人次以上,出游高峰将出现在 10 月 2—4 日。”
从“总要来趟南京吧”到“我还是喜欢南京”,近年来,南京在全国旅游热门城市里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如果要问,南京稳稳接住一波波“泼天流量”的秘诀是什么?这一刻,在这间紧张忙碌的会议室里,记者找到了答案——那便是,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把每一件小事办好。
“在景区网红打卡点,总有旅拍商家占着位置,有关部门能不能来管管?”“景区停车费太贵,给游客造成不便,期盼合理定价。”在专班会议室内一块屏幕上,滚动跳动着12345工单实时情况。“这里的工单涵盖旅游相关十大类,比如景区管理、景点预约、住宿、停车、餐饮等,大多是点点滴滴的,细细小小的突发或偶发事件,我们收到后,该流转的流转,该当场研判处理的立刻协调解决。”
“楼处长,现在下马坊地铁站一带,不少载客到钟山风景区的旅行大巴在那里下客,已经造成拥堵,你看是不是要跟旅行社集中通知一声?”话音未落,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示意要中断一下采访。楼钱良立刻答道,“确实不妥,应该引导他们到附近钟爱里街区,那里有集中下客点。”说罢,两人立刻商讨起分工,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协调前后方人员联动处置。
在会议室的排班表上,长假8天每一天的值班人员名单里,都写着楼钱良的名字。作为协调组主要负责人也是一名“文旅老兵”,他乐呵呵地表示早已经习惯了别人放假,自己却异常忙碌的状态。“对我们文旅系统的干部来说,全力以赴服务好游客的行程圆满,比小家的团员更重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