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
《浙江新闻联播》播出
台州路桥十里长街
为游客打造可逛、可玩
可品、可享的夜间经济线场景
这个国庆假期,台州路桥十里长街已成为市民游客出行的热门打卡地。自10月1日假期开始以来,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韵味的老街便持续迎来人流高峰,街头巷尾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尽显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活力。
不同于非遗展品陈列,此次十里长街以“传承十里・非遗百戏”为主题,打造了“可观、可玩、可参与”的非遗体验矩阵,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上午十时,十里长街便人头攒动,安塞腰鼓表演震撼登场。数十名鼓手身着统一服饰,在石板路上迈着铿锵步伐,鼓点时而急促如暴雨倾泻,时而舒缓如流水潺潺,甩动的红绸带在人群中划出优美弧线。“鼓声里透着一股精气神,刚进门就被这氛围感染了!”来自苏州的游客林女士一边录像一边赞叹。
沿青石板路往里走,非遗体验区已排起长队。福字拓印摊位前,非遗匠人手把手教游客将雕版上的“福”字拓印在宣纸上,墨香与朱砂红在指尖晕开。“这是5岁儿子第一次做手工拓印,比买现成的纪念品有意义多了。”台州本地市民张女士展示着母子俩的作品。
“本次国庆中秋十里长街的‘非遗+文旅’融合,并非简单的‘非遗活动叠加旅游’,而是从场景打造、产品设计到服务配套,全方位适配现代游客的需求,让千年古街既保留‘古味’,又充满‘新意’。”路桥社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长街燃情·红歌颂华》主题红歌会,便是“文化场景化”的典型案例。南官河上,红歌演唱与古街建筑结合,市民游客手持小国旗,在歌手的领唱下,齐声高唱红歌。“红歌是大家共同的记忆,古街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结合既传递了家国情怀,又让红歌有了更独特的呈现场景。”退休教师王先生感慨,这种“有情感、有场景”的活动,比单纯的观光更有吸引力。
傍晚时分,“火树银花舞长街”“国风立鼓”“叙宴招婿”“灯光秀”将“非遗+文旅”的融合推向高潮。非遗传承人击打熔化的铁水,千点金花在福星阁前绽放,“叙宴招婿” 演员身着古装互动逗趣,引得观众欢笑。活动尾声,灯光秀启动,光影在福星阁墙面流转,再现古街历史场景,铁花、鼓声、戏腔与光影相融,游客纷纷驻足拍摄,沉浸式感受非遗与文旅碰撞的魅力。
·
据了解,10月4日19:20-19:35/20:20-20:35,路桥十里长街迎来新亮点——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鲍陈热将带来非遗台州乱弹折子戏专场,为游客解锁“戏曲非遗”的深度体验。
从“非遗活起来”到“文旅融进去”,路桥十里长街用创新的“非遗+文旅”模式,让千年古街成为传递文化、承载欢乐的平台。这个国庆假期,不妨带着家人走进这里,在鼓乐中感受传统韵律,在戏曲中品味文化底蕴,在火树银花中邂逅古街浪漫,让国庆假期不仅有“热闹”,更有“深度”。
来源丨路桥十里长街
喜欢请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