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将至,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健康地享用月饼却是一门学问。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您掌握以下四个小技巧,糖友也能安心吃月饼!
挑选月饼
精明选择是关键
看标签:购买时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低糖、低脂、低热量的月饼。优先选择糖醇类(如麦芽糖醇、木糖醇)代替蔗糖的月饼。
选饼皮:选择全麦粉、荞麦粉、燕麦粉等粗粮粉制作的月饼皮,避免纯精面粉。
挑大小:选择小规格的月饼(50克以下),更容易控制摄入量。
食用有方
时间份量要把握
控制分量: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1/4个标准月饼(约15~20克),一天总量不超过半个。
搭配食用:建议不要单独食用月饼,可以搭配一些蔬菜(如凉拌黄瓜、清炒时蔬)一同进食。这样可以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选对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避免在餐后立即食用。
饮食调整
平衡摄入很重要
食用月饼之后,可相应减少当天主食摄入量(如米饭、面条等),保持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变。同时可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摄入(如西蓝花、菠菜等)。
注意事项
细节别忽略
食用月饼前后应监测血糖,如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0.0mmol/L,则应避免食用月饼,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充足饮水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食用月饼期间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白开水为宜,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身体负担。
“无糖月饼”不等于无热量,且饼皮和馅料中的面粉、油脂等仍会提供热量,食用月饼的同时需相应减少其他主食摄入。
建议在食用月饼后1~2小时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30分钟,可帮助消耗部分热量,促进血糖稳定,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身体不适。
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与月饼绝缘,只要掌握科学方法,依旧可以在中秋佳节品味月饼的香甜,享受团圆的欢乐。记住以上四点,让这个中秋,甜蜜与健康兼得 。
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小编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