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好!”
伴随着阵阵喝彩,扎着马步刚打出一拳的英国游客安德森兴奋得满脸通红,又做了个类似“白鹤亮翅”的动作。国庆长假里,朱家角古镇西井街上,刚看完《舷歌武韵》船拳表演的安德森意犹未尽,在岸边比画起了武术招式。
“船拳是深植于水乡文化的传武形式,发力范围仅在小小的船头上,拳术造型犹如悄然绽放的梅花,所以又叫‘梅花拳’,刚柔并济,极具美感。最近,不少老外看完船拳表演后,都会学着打个一招半式过过瘾。”朱家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怡闻告诉记者。
近日,朱家角2025沉浸式文化季推出了不少国风主题活动、非遗展演等,邀市民游客步入金秋的水乡画卷。除朱家角古镇外,这个长假里,上海诸多古镇都推出了“国潮新玩法”,以古镇作为空间载体,通过业态融合,将江南文化底蕴转化为可感知的沉浸式文旅体验产品。
业态融合,创新打造文旅场景
“妈妈,你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夜晚,位于青浦区的蟠龙新天地廊桥边,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循声望去,水中曲折的竹排尽头,一个直径两米多的巨大灯笼球发出柔和的黄光,水中倒映出斑驳的光影,把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具象化呈现。
蟠龙新天地在蟠龙古镇基础上打造,既保留了元代香花桥、清代程家祠堂等,又注入了现代商业与文化活力。9月底开始,蟠龙新天地推出为期12天的“新焺游园·月满蟠龙”中秋文化盛宴,包括“听曲、吃席、赶集、切磋、赏灯”等活动。记者看到,老街水系中不时有淡黄色的荧光皮划艇慢悠悠划过,引来岸上游客纷纷拍照。
“古镇老街+荧光皮划艇”,文旅和体育、古风和今韵完美融合,为蟠龙老街增添了一丝新潮与活力。这个长假,沪上不少古镇都通过融合各类业态,打造文旅新场景。
“当——”9月30日18时许,南翔老街上一声锣响,宣告“千桌万人小笼宴”开宴,近百张八仙桌依次排开,市民游客纷纷落座。服务员穿梭其间,为顾客端上一笼笼现包现蒸的经典鲜肉小笼。“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小笼宴了,老街上好热闹呀!”小朋友徐季秀雅分享道,“一口咬下,特别鲜美!”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长桌边还有来自南翔镇动漫产业、AI产业、机器人领域等新型高精尖产业的重点企业代表,以及上海市民文化节妆造大赛百强选手。大家因小笼而相聚,“古镇+美食”的体验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Cosplay爱好者马雅萍就是其中之一,参加完小笼宴后她感慨:“非遗美食南翔小笼,果然名不虚传!”
“白天寻画游船,夜间听歌赏灯。”长假期间,在沪郊千年古镇枫泾,“文旅农商体展”融合发力,时下热门的非遗体验、夜间市河船表演、枫雅韵集、笑天地专场演出等轮番登场,让市民足不出“沪”也能解锁丰富多样的国潮玩法。
10月1日下午,距离笑天地专场滑稽戏开演还有半个小时,枫泾古戏台前的长条凳上已座无虚席。作为枫泾国庆期间的首场活动,上海知名滑稽笑星轮番登台献艺,引得台下掌声与欢呼声不断。“之前只能在电视上看,今天现场看,感觉非常不一样!”来自黄浦区的游客王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10月2日19时,奉贤青溪老街的石板路上,《小河淌水》的悠扬旋律伴着彝族大三弦的节奏响起。来自云南弥渡的非遗歌舞专场刚开演,周边便聚拢起数百名游客。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演出,来自弥渡县的非遗传承人带领花灯歌舞团来到青溪老街,为市民游客带来专场表演。
沉浸体验,国风融入古镇空间
这个长假,沪上古镇纷纷把沉浸式国风体验融入古镇道路水系、亭台楼阁中,让市民游客感受穿越时空的新奇感。
在朱家角古镇,放生桥上人流如织,空气中弥漫着肉粽和扎肉的香味。走在老街青石板路上,每隔几步就能看到穿着汉服、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的游客。“长假期间,租借汉服等古风服饰游玩古镇特别流行,还有不少游客会选择簪花。我们提供妆造和跟拍服务,这几天生意特别好!”西井街上江南旅拍店店主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为了提供全方位国潮体验,朱家角古镇景区还以茂盛的树冠为幕布,将古风灯光秀打在树冠上,营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沉浸式文化季期间,售卖各类非遗产品的“角里货郎”还会推着车穿梭于老街,吆喝声穿街过巷,市井烟火与古镇风貌相映成趣。
“吃茶听戏朝北跑,观景乘凉香花桥”。据记载,蟠龙古镇鼎盛时期有七家茶馆,当地百姓素有上茶馆喝茶的习惯。为满足市民游客多元需求,蟠龙新天地全新打造了“海月茶亭”,长假期间亭内特设圆桌席。“我和朋友特意从苏州赶过来,刚在海月茶亭里坐了会,特别惬意!等会准备去市集上买点非遗老醋,再去水上舞台听‘青浦田山歌’。”10月2日晚,游客张先生告诉记者。
暮色降临时,“月满华诞·水韵同辉”沉浸式演出在枫泾古镇举行。从泰平桥至枫泾三桥的市河水域,枫泾青歌社的青年演员穿着华美的汉服,站在开放舞台上,唱着《青花瓷》等市民游客耳熟能详的歌曲,仿佛一幅动态的水乡画卷,每场演出时长为30分钟。
“太出片了!”来自上海市区的摄影爱好者李女士举着相机不停按下快门。她的镜头里,古桥、游船、灯光与夜空相映成趣。“特意选了有演出的日子来,古建筑、灯光、汉服融合,太有江南韵味了!”
南翔国潮大会期间,银翔湖公园推出“国潮新次元”系列活动。伴着音乐,装饰精美的古风游船缓缓驶出,船上的演员们衣袂飘飘,仿佛从动漫世界中走出。
随着船只行进,演员们或转身、或挥剑、或翩翩起舞,湖风轻拂而过,水波、音乐与舞蹈交织融合,国潮气息扑面而来。“演员们的服装太漂亮了,整体氛围超级棒,像在看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市民李妍菲说。
导入流量,国潮消费广受欢迎
精心设计的节庆活动也点燃了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记者了解到,长假期间,沪上古镇“流量”增长明显。
记者从枫泾镇了解到,仅10月1日、2日两天,枫泾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枫泾福朋喜来登酒店、清风·花筑时光、界河里民宿等枫泾主要旅游住宿企业入住率接近饱和,营业额同比增长超15%。据初步估计,今年国庆长假,枫泾旅游区的游客接待量可达14万人次,总消费额预计在1600万元左右,整体客流量同比增长约30%。
在奉贤青溪老街,丰富的活动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带旺了沿线市集、商铺的生意。在老街上经营云南米线店的小李发现,晚市排队等位顾客比平日多了一倍,“很多客人看完表演会顺道来吃晚饭,最近是我开业两个月来生意最好的时候!”
记者了解到,假期前两日,青溪老街单日客流近2万人次,商铺客流和营业额明显提高。以老街上的“一尺花园”为例,其营业额为工作日的四五倍,10月2日营业额达六万元。
在南翔古镇游客服务中心,游客许女士一家被新入驻的“国潮美学空间·嘉有好店”吸引。从徐行草编到药斑布印染技艺、苏绣,小店汇集了12项非遗项目、近百件特色商品。看到融合了南翔小笼文化元素的药斑布香囊和南翔小笼冰箱贴,许女士当场下单购买,准备送给亲朋好友。
在轨交17号线朱家角站,记者遇到游客陈先生一家三口,三人脸上都画着彩妆、贴着国旗图案的贴纸,心满意足地准备回家。“女儿买了不少东西,最满意的是朱家角礼物店里99元一个的凤冠,她买了三个,自己留一个,还准备给两个小伙伴各送一个。”
为“导流”,沪上古镇也想了不少办法。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当天中午抵达朱家角站后,是坐着船“漂”进古镇的。“从地铁站一号口出来向左走,可以购买直通古镇景区的船票,顺着河水晃悠20分钟就到景区了,体验感拉满!”
在蟠龙新天地,一场特色市集引来不少消费者,绍兴黄酒、山西老醋等非遗美食以及掐丝珐琅等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引人驻足。针对客流高峰,青浦公安提前增派了警力,在停车场入口、市集等关键点位安排人员引导。“针对大客流、大车流,我们专门制订了工作预案,一旦内部停车场趋于饱和,会逐级启动周边龙联路部分路段以及周边企业停车场,供市民临时停放,确保游客玩得舒心、放心。”青浦公安分局徐泾派出所副所长顾维杰说。
原标题:《上海古镇,有多少国潮新玩法?》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茅冠隽 黄勇娣 吴越 沈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