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云河 我是云河 2025年09月30日 19:15 上海
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有1500万之多,但是他们要争取自己的权益,要和上海人共享财富,要和上海人平起平坐,要求和上海人一视同仁,不然就是对他们的歧视和排外,他们给自己找的理由是他们不是来上海打工的,而是来建设上海的,他们是建设者,所以他们有资格提这样的要求。既然是“建设者”,就理应和上海人平起平坐,共享财富。
有人反驳他们,你们来上海不是义务劳动,是换取报酬的,谈何建设者?再说,你们更应该回到老家,留在老家,建设自己家乡,在家乡做建设者才对啊!
现在,又有很多老乡出了新的招数了,把他们的先辈搬出来了,翻着他们祖辈的功劳簿说,当年他们的先辈们为保护上海有贡献,所以他们现在就有资格共享上海的财富,他们现在也有资格留在上海,因为上海是我们大家的上海。
反正,老乡们就是打死也不愿意回老家,老乡们就是要留在上海,而且还要和上海人平起平坐,要和上海人同等待遇。
听到这些,我心里头总有个疙瘩解不开。
为啥打死也不愿回老家?上海就真的这么好吗?他们说自己是建设者,又说他们的先辈为保护上海出过力,这些是他们要求和上海人平起平坐的理由吗?这问题,其实答案挺扎心的。不是上海有多好,外滩的夜景有多迷人,而是上海代表了一种可能——一种只要你肯干,就有点盼头的可能。在很多老家,你可能拼死拼活,还不如别人有“关系”。上海虽然也卷,但至少规则相对透明,机会相对多一些。他们留恋的,是这种“公平”的感觉。
但是,留恋归留恋,道理是另一回事。“我们是建设者”,这句话是贡献,不是特权。就像你给一棵树浇了水,这树就完全属于你了吗?你为它付出了,它也给了你薪水,给了你成长,这本身就是一种交换。你不能因为浇了水,就要求把树根下的土地都划到自己名下。
至于搬出先辈的功劳,那就更说不过去了。祖辈的荣光,是他们的,是历史,值得我们尊敬。这样的贡献,确实值得铭记。但先辈的功劳终究是先辈的,但把它当成自己今天伸手索取的“尚方宝剑”,这不但不是荣耀,反而有点“啃老本”的意思了。你自己的路,得靠你自己走,不能总躺在功劳簿上做梦。
我特别理解老乡们不想回去的心情。谁不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谁不想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证明自己?
但我的观点是:真正的建设者,不应该只是挤在一座城市里,分享它的果实。最好的建设,是把在这里学到的东西、看到的规则、感受到的精气神,带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把你的家乡,也建设成一个让人“打死也不想走”的地方。
老乡,你们也有自己的家乡,你们就应该留在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你们的先辈的功劳簿,不是你们伸手索取的理由。
我想,这拷问的不是上海人的胸怀有多大,而是我们整个社会:怎么才能让每一个“家乡”,都变成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到那时,去哪儿,留下,还是离开,才真正是一个自由的选择,而不是一个无奈的挣扎。
我是云河
日常的生活,随意的心情
39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