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9月30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国庆中秋长假将至,亲友团聚、出游赏月的同时,如何科学养生、避免“节日病”成为市民关注焦点。近日,厦门市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围绕秋季养生、假期饮食安全及月饼健康食用等话题给出贴心提示。
秋分养生润燥为先,动静有度
秋季饮食可多选梨、百合、银耳等白色食物(图源:视觉中国)
秋分时节昼夜均分,燥邪当令。厦门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常静玲指出,秋季易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痒、呼吸道不适等问题,养生核心在于“平衡阴阳、滋阴润燥”。她建议,饮食可多食酸味,选择梨、百合、银耳等白色食物,搭配山药、茯苓健脾;起居宜早睡早起,注意颈背、腹部保暖;运动推荐散步、太极等和缓项目,避免大汗淋漓。厦门秋季尚有余热,市民还需注意湿热未净,海鲜搭配姜蒜食用,减少冷饮摄入。
声音来源:厦门市中医院院长 常静玲
应季食材轻烹饪,美味不减分
国庆家宴如何兼顾传统与健康?厦门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叶钢福建议,多采用蒸、煮、灼等闽南传统烹饪方式,少煎炸烘烤,尽量保留食材原味。时令果蔬如莲藕、柚子、山楂等酸甘化阴,有助于润肺;肉类推荐鸭肉、猪肉等滋阴食材,汤品可选莲藕排骨汤、百合银耳羹等。餐后甜品不妨以秋月梨炖糖水、酸梅汤替代高糖点心,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还可尝试紫苏乌梅茶等代茶饮。
月饼浅尝辄止,生腌海鲜要警惕
国庆假期与中秋节相逢,月饼作为传统美食承载着节日的温馨祝福。厦门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处副处长、副主任医师洪华荣提醒,月饼宜选正规产品,控制摄入量,尤其是糖友和肥胖人群,可搭配清茶解腻助消化。
此外,假期聚餐需注意食品购买、储存、烹饪各环节安全。食材应新鲜采购、生熟分开处理,海鲜务必烧熟煮透,避免生食醉蟹、醉虾等。外出就餐应选择卫生信誉良好的餐厅,不猎奇食用野生蘑菇或不明来源野味。
这个假期,以科学之道品味团圆,用健康之姿拥抱秋意,让传统佳节在养生智慧中更添温情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