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如徐徐秋风,款款而来,而中秋节的月饼,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中秋赏月,月饼为什么是首选?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只知道,陪同月饼赏月的,还有石榴。在老家义津,另有生、熟菱角,炒毛栗,仔公鸡烧板栗,也是中秋佳节的必备之品,让故乡的中秋节,更是味道十足,更富有节日气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月饼,是最好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载体。可惜我不是文人墨客,不能妙笔生花,无法借月饼,抒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
遥想六十多年以前,故乡小镇的月饼,以上街头“方记糕饼坊”为首选。品种单一,总打总算只有嘣冰糖和椒盐两种。且丑陋不堪,难登大雅之堂。那时衡量月饼的唯一标准,就一个字:甜。人们在品尝月饼时,冰糖籽的硬度和牙齿的刚度,正好碰撞成嘎嘣交响曲,冰糖在口中钢钢作响,牙齿嗑得阵阵酸疼,甜得让人头晕目眩,大家都说这才是好月饼。甜,是那时人们对月饼的唯一追求。还有什么椒盐月饼,吃起来像天女散花,我不得不用小手,全力接着,捧着,生怕那点天女散花的粉末,跌入尘埃,让我的小嘴少了点咸甜味,造成的浪费也天理难容。所有这些,我仍记忆犹新。
后来,下街方云祥(小号方孬子)的糕饼坊,中街吴生鳌叔叔的糕饼坊,也相继开业,让义津的糕点更加丰富多彩。但月饼的档次并没有提高,还是奇丑无比,乡土味实足。
义津的月饼,就像义津正月的花灯,叫乡下龙灯乡下舞,就这样的土老冒月饼,故乡的月亮照样圆,故乡的星星照样亮,故乡人的精气神,照样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看来,月饼从来不以美丑论英雄,只要有月饼,就有不一样的气氛,就有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义津月饼做工并不复杂,就像是家里做的大米粉粑,形状也不太规则,像天上的月亮,月有阴晴圆缺,里面裹上冰糖,外面包着白饼皮,烤熟后点上红绿色,就成月饼了。用一片荷叶,一张油纸包装,通常是五个一包装,呈圆柱形。售价也不太贵,每个月饼记得是一角钱左右。
儿时,那块一年只能享用一次的小小月饼,离我非常遥远,似有十万八千里。从端午节盼到七月半,过了七月半,就天天数日子,明天十六,后天十七……到了八月,从初一,数到十二、三四,就睡不着觉了,因为月饼和石榴,当然还有仔公鸡烧板栗,离我越来越近了,已经在向我频频招手了。
那时,不知道月饼有很多故事,只知道月饼有冰糖,很甜,甜得让我爱不释手。心想,我要天天吃到月饼,那是一件多么幸福快乐的事。
八月十五,天刚蒙蒙亮,就听到母亲的小脚,发出戳地的细密声响,在老屋里转来转去,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不知忙些什么。但我知道,母亲第一要务,就是守在鸡舍门口,打开鸡舍门,她要捉只小公鸡,格杀勿论。接着,就是烫鸡,拔毛,剖肚,只等晚上烹饪了。至于月饼,石榴,板栗,毛栗,父亲前两天就买好了。
月圆之夜,后门口的小院里,清风送爽,静谧无声,不知名的小虫儿,弹奏着美妙的轻音乐。全家人围坐一张泛着枣红色的旧竹凉床前,没有桂花树,也没有吴刚的桂花酒。凉床上摆放着几块月饼,几个小红石榴,石榴来自小缸窑附近的花山,没有现在石榴大。一葫芦瓢熟菱角,葫芦瓢当然是母亲的老葫芦做成。所有这些,就是赏月的全部家当,也足够满足我、父亲、母亲和妹妹,用来解馋了。
仰望天空,天上有时挂着明月,有时轻云密布,月亮有时害羞,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别无选择。有月就赏月,无月就赏星星,二者皆无,就赏天上的云彩,蒙蒙细雨,也是中秋佳节的另一道风景。
就这样,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故乡的月饼,甜了我一年又一年;那静谧的小院,也陪伴了我一年又一年。后来,我渐渐长大成人,求学,工作,离开了魂牵梦绕的故乡,也离开了那充满冰糖粒的月饼,来到了大安庆,并在安庆安营扎寨,为生活而打拼。但始终没有忘记故乡的月饼和那静谧的小院。
写到此,不知什么原因,我小小激动起来,鼻子发酸,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这怎么啦?一个年迈的我,怎么变得如此脆弱,如此多愁伤感起来,我不禁问自己。是对故乡的眷恋?还是对新生活的向往?或是那块小小的冰糖心月饼?还有,对岁月的留念……到底为什么?我也不得而知。
有人说,月饼就像天使,有说不完的故事,它的前世今生,充满了神奇。
据说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在富饶的长江中下游江浙一带,就流行月饼了。不知那时,古人对月饼,除了品尝美味,可有什么奇思妙想?
在安庆品尝月饼,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只知道安庆麦陇香和柏兆记的月饼,做工考究,高端大气,漂亮威武,香气扑鼻,那油润饱满的外表,包裹着丰富多彩的各种口味,有甜的,有咸的,有辣的,有摄人魂魄的……足够让意志薄弱者馋涎欲滴,再刚强的人恐怕也要停下匆匆的脚步。这两家月饼,在安庆都享有盛名。只不过,此时的我,对月饼似乎不那么痴迷了,有时品尝一下,也只是应景而已。
但此刻的我,对月饼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月饼,而是思乡情感的纽带,游子心中的一轮明月,情人眼里的美丽天使,父母心中的无限牵挂……月饼,可让亲情,友情,爱情之花,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
改革的春风吹美了神州大地,也吹醒了人们的健康意识,人们对月饼的要求不再以甜为唯一标准,而是追求时尚,卫生,健康,营养,味美等多元化风格,让月饼成为全能型健康卫士。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月饼,有豆沙,五仁,火腿,蛋黄,莲蓉……另有什么绿豆蓉,核桃蓉,比比皆是。老式传统芝麻月饼和冰糖月饼,仍占有一席之地。还有什么苏式,广式,这式,那式,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且包装华丽,时尚前卫,一个四只月饼包装礼盒,售价在百元左右。据说,有的月饼,一盒售价在千元以上。这一下,我纳闷了,我实在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月饼,还是在炫富?这叫吴刚和嫦娥情何以堪!普通百姓,面对这样的月饼,会有何感想?
床前明月光,钞票很紧张。举头望明月,谁家月饼香。高价月饼,再好吃,咱买不起,买不起就敬而远之,也是最好选择。
月饼,是中华大地的文化瑰宝,借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美好主题,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那些在外打拼的人们,工作顺利,心想事成!祝所有人,健康!幸福!快乐!
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老朽我也想乐呵一下,给大伙助助兴。
年复一年又中秋,褪尽青丝迎白头。
八月桂花开正好,尤盼明月俏枝头。
但愿今秋月饼,甜在心里,也醉了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