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奢华的晚会布景,没有流量明星站台,第四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以一场时长仅一小时、参会者不足四百人的简约开幕式,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议浪潮。
这场活动以其独特的办会理念和实践智慧,为文旅产业发展路径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新样本。
01
从“独奏”到“交响乐”:区域协同发展的全新范式
此次旅发大会主办地在宁乡,却打破了以往“主办地独舞”模式,组建了一个区域协同的“合唱团”。
大会活动在全长沙遍地开花。“长沙有戏·戏韵星城”全民乐享文化惠民演出巡回开演,长沙市内免税店在天心区开业,宁乡宠粉活动办进地铁站内……
大会宣传舞台向长沙各区(县、市)敞开。以非遗技艺打造沉浸式体验,借乡村美景推出田园文旅项目,凭特色美食激活夜经济……各方都有精彩、各展所长,如万千星火汇聚成光,照亮长沙文旅创新的璀璨星空。
在大会现场推介环节,长沙市九个区(县、市)委书记化身推介官,为宁乡文旅打CALL,展现区域协作的胸怀、“长沙文旅一盘棋”的格局。
现代旅游消费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游客不再满足于单个景点的观光,而是追求全方位的体验。这种“串珠成链、联动共生”模式,成为当下文旅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招。唯有多元风景交织成的旅游线路,才能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域吸引力,让游客享受一段深度体验长沙的美好旅程。
02
“减法”与“加法”的辩证智慧:务实办会的新思维
经费预算下降49%却效果不减,这一现象值得深思。大会组织者大胆做“减法”——摒弃传统晚会模式,压缩会期,简化政务环节和接待流程;同时巧妙做“加法”——引入市场化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
本次大会摒弃传统晚会形式,会期压缩至一天,在政务环节、接待流程上做到应省尽省。
开幕式仅用一声韵味深长的编钟开场,简朴而富有韵味。文旅推介环节,取消歌舞、烟花等表演,转而让宁乡市委书记张作林与AI数字人同台串讲。
这一创新形式成本不高,效果却很是出彩。在声光电科技与动态演艺辅助下,观众穿梭于青铜文明、革命时代和山水自然之中,恍若步入时空长廊。
当前,不少地方在文旅推广中陷入“高科技依赖症”,过分追求声光电的感官刺激,却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宁乡这种“文化+科技”的创新实践,实际上是对文旅融合本质的深度探索。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机械叠加,而是要通过创新性的表达方式,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与当代人的情感需求产生共鸣。
同时做“加法”。
本次办会更坚定地从“政府主导”转向“政府搭台、市场唱戏”。通过引入企业赞助、品牌合作等市场化运作机制,不仅有效分摊了成本,更将会场变成了一个资源对接与价值共创的平台。
2025宁乡灰汤温泉环湖跑举行
这次备受欢迎的“宁乡宠粉卡”,正是由长沙方特、炭河古城、灰汤温泉三个景区真金白银让利而来。三个景区的联票原本价值八百多元,现优惠至159元,观众自然会愿意购买。
还有不少本地企业为了办好这次家乡的盛会,主动出钱出力——青岛啤酒赞助举办“啤酒嘉年华”,趣嗨影视积极承办“小镇青年音乐会”,沙田包子免费派送爱心早餐,花猪养殖户、辣椒种植户、非遗美食传承人也纷纷拿出自家的招牌热情待客。
这一减一加之间,减的是形式负担,加的是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少花钱、办好事、出实效”的办会新路。
03
从“流量”到“留量”:文旅产业的长效机制构建
宁乡小镇青年温泉音乐会
旅发大会的价值不应仅体现在会议期间的短暂热闹,更在于其能否产生持续的影响力。长沙的明智之处在于,他们早已将目光投向“后大会时期”的持续运营。“小镇青年音乐会”成为常驻IP,“宁乡一桌菜”固化标准,各区(县、市)深度联动——这些举措确保了文旅热度的持续发酵。
长沙的实践表明,成功的文旅推广必须实现从“造势”到“造血”的转变,既要能在短期内形成关注热点,更要建立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这种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系统思维和全局规划。它涉及产品体系的完善、服务质量的提升、市场秩序的规范、品牌形象的塑造等多个方面。只有将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将短暂的“流量”转化为持续的“留量”,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旅发大会的另一深意,在于其对存量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对增量项目的创新性发展。“大夫第”明清古宅的重生和“五亩冲国际艺术园”的打造,都是通过创新模式唤醒沉睡资源的成功案例。这些实践告诉我们,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不是盲目新建项目,而是对现有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当前土地、资金等要素约束日益收紧的背景下,如何盘活存量资源已成为文旅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长沙的经验表明,存量资源的盘活不仅能够节约社会资源,更能够保留地方文化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建筑、老物件,往往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通过创新性的改造利用,完全可以焕发新的生机。
与此同时,对增量项目的创新发展也同样重要。本次大会签约的12个重点文旅项目,涵盖了文旅融合、休闲度假、影视创作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不是简单的重复建设,而是着眼于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层次的关键环节。这种存量优化与增量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长沙旅发大会的实践表明,文旅产业的未来不在于场面的大小,而在于内容的深度;不在于一时的热闹,而在于长期的培育;不在于单点的突破,而在于系统的重构。这种发展理念的转变,或许比任何短期流量都更为珍贵。
来源丨长沙发布
作者丨长平
图片丨湖南日报、宁乡发布
编辑丨陈叶灵 校对丨罗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