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送孩子上学,一出楼门就被风打了个透心凉,赶紧又折回家给他加了件马甲。这秋分节气一过,真是完全不一样了,中午太阳底下还能穿短袖,早晚却有了初冬的寒意。想起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奶奶总念叨“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秋分嘛,正好是过渡期,脚踝和肚子这些地方可真得护好了。今天,我就结合着老辈传下来的经验,给大家分享几道适合秋分后吃的家常菜和一件特别重要的小事,帮咱们全家人平稳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下饭一绝:毛豆肉末炒香干(补充营养,强健筋骨)
这道菜成本不到十块钱,但营养和味道可是实打实的。毛豆是“地里长出来的肉”,香干有嚼劲,蛋白质丰富,搭配在一起特别香。
准备食材: 毛豆粒一小碗,猪肉末一小碗,香干3-4块,小米辣(可选),葱姜蒜。
做法:
毛豆粒我先用水煮了5分钟,捞出沥干。这样炒的时候容易熟,颜色也翠绿。
香干切成小丁,别切太小,不然一炒就碎了。
锅里多放点油,油热后先下肉末,炒到变色、散开,有点焦黄的时候最香。
然后下葱姜蒜和小米辣爆香,接着把香干丁和煮好的毛豆倒进去,大火翻炒。
调味就靠生抽和一小勺蚝油,再加一点点老抽上色,盐可以酌情放,因为豆干和酱油都有咸味。
翻炒均匀,沿着锅边淋一点点开水,让味道融合一下,就可以出锅了。
唠叨两句: 这道菜特别下饭,香干吸饱了肉汁,毛豆清甜,每次做这道菜,我家电饭煲的压力就很大。
时令鲜味:菱角彩椒炒虾仁(健脾养胃,清爽不腻)
秋天的菱角是个好东西,口感粉糯,中医说它健脾。配上鲜甜的虾仁和色彩鲜艳的彩椒,好看又好吃。
准备食材: 新鲜菱角(或剥好的菱角肉),鲜虾仁,红黄彩椒各半个。
我的做法:
如果是带壳菱角,先用剪刀剪个口子,加水煮10分钟,然后就很好剥了。我用的是现成的菱角肉,方便。
虾仁我用少许料酒、白胡椒粉和淀粉抓腌了一下,这样炒出来更嫩。
彩椒切成和菱角差不多大小的块。
锅里烧水,水开先把菱角焯烫一分钟捞出,这样更容易炒熟。
热锅凉油,先滑炒虾仁,变色卷曲就盛出来,千万别炒老了。
用底油炒香蒜末,下彩椒和菱角翻炒断生,再倒入虾仁,加盐和少许糖提鲜,快速翻炒均匀就搞定。
唠叨两句: 这道菜颜色漂亮,口感丰富,做起来也快。菱角粉粉的,虾仁Q弹,孩子很喜欢。
秋日暖汤:板栗桂花红豆汤(补气血,暖身心)
秋分后,喝点热乎乎的甜汤最舒服了。板栗香甜,红豆补血,再加上一点桂花的香气,简直是秋天的味道。
准备食材: 板栗仁,红豆,冰糖,干桂花。
做法:
红豆提前泡一晚上,这样容易煮烂。要是没时间泡,就用高压锅压20分钟。
把泡好的红豆和板栗仁一起放入汤锅,加足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直到红豆开花起沙。
根据口味加入冰糖,煮化。
关火后,撒上一小撮干桂花,借着汤的热气把花香激发出来。
唠叨两句: 喝这碗汤,感觉整个身子都暖了。板栗的甜糯和红豆的沙软融合在一起,当下午茶或者宵夜都特别棒。
菜和汤都介绍完了,最后再啰嗦一句老妈叮嘱的“做1事”——那就是我们的脚。用她的话说:“寒从脚底生,脚一凉,全身都暖和不起来。”所以,秋分以后,漂亮的凉鞋真的该收起来了,换上能包住脚踝的鞋袜,晚上睡前用温水泡泡脚,睡眠质量都会好很多。
吃好、喝好、护好脚,咱们就能舒舒服服、健健康康地迎接接下来的日子。大家还有什么秋日养生的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呀!记得收藏、点赞、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