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会是中国AI的宇宙中心吗?
创始人
2025-09-25 23:49:02
0

文 | kiki

关于杭州这座城市,曾有两张家喻户晓的名片:

一是西湖所带来的「天堂之城」,二是因阿里而兴的「电商之都」。

前者曾以独特的免费模式,一己之力拉动杭州旅游收入的飞升。后者则因阿里、直播电商的兴起,拉动电商产业的集聚。

但现在,杭州有了新的标签,被彭博社称为「中国AI的宇宙中心」。

起因是源自年初那场「杭州六小龙」所掀起的大讨论,外媒将杭州形容为下一个「硅谷」,称其具备所有科技热点崛起的特征:“充满活力的创业文化、大量政府和民间资金以及来自当地大学强大的人才库。”

华盛顿大学的专家教授在《硅谷密码:科技创新如何重塑美国》一书写到:“硅谷的传奇不完全是一个大政府的故事,也不单纯是自由市场的故事,而是两者的结合”。

杭州科技产业的崛起有相似性。

比如是「有为政府」靠向前一步的产业政策,「八八战略」和「数字浙江」点亮了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野心;再比如在创新主体上民营经济底蕴深厚,从传统浙商到人工智能新锐,杭州有着极其浓厚的创业氛围。

但这并不是杭州被称为「中国AI宇宙中心」的全部。

杭州为何能聚合AI生态?背后有哪些关键力量的推动?杭州AI创新的理念又有何不同?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杭州城市的肌理里。

1、「更接地气」的阿里云

极少公开场合露面的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不出意料地出现在2025年的云栖大会上,如果从第一届的网站站长大会算起,为开发者而生的云栖大会至今已走过十七个年头。

每年的云栖大会不仅是阿里云大秀肌肉的舞台,也是杭州这座城市向外输出AI实力的重要窗口。

在诸多云计算从业者心中,云栖大会是一个不变的交流阵地:至少每年它能为「中国云计算该向哪去」提供新的解法。

和AI的不确定性相比,云计算似乎非常稳定。

一位云计算行业人士形容:“从早期的云产品,发展到计算集群再到当下的智算,云计算是一种无感知的进化”。

一位国内大厂云销售连续参加了六年云栖大会,每年都会借此机会,举行云计算行业人士的小型聚会,逢人就被问:“云计算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行业?”“卷价格、卷产品,云计算卷得不行,也是个存量市场”。

但连续多年雷打不动的云栖大会,让他看到行业的新增量和信心:“最起码这艘船足够大”。

想把这艘船继续做大的,无疑也是阿里云。

2023年,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博士在云栖大会上给出的判断是:AI将拉动云计算继续前进,他提出了「云计算的三次浪潮」观点,从第一次浪潮改变互联网,第二次浪潮改变传统企业,再到大模型和云计算所掀起的第三次浪潮。

他说:“云计算产业有非常久远的生命力,一个超长的赛道和超大的创新周期正在开启。”

王坚博士很早就将云计算和大模型比作是「电与电动机」的关系,在不少阿里人心中,观点有时太过前瞻,跟上他的思路并不容易。

如今的阿里,和他有着类似本质思考的,其中一位就是「吴妈」吴泳铭。

2024年的云栖大会上,吴泳铭谈到大模型时有两个很重要的思考:

一是生成式AI是通过对物理真实世界「Token化」,首次具有了思考推理、创造的能力,从而模仿人类去执行物理世界的任务;二是AGI才刚刚开始,全世界先进模型竞争的投入门槛,将达到数十亿、数百亿美金的级别。

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吴泳铭更激进,也更乐观了。

他认为,AGI只是起点,人类将迈入ASI时代(超级人工智能时代),他给出了具体的路线图:第一阶段是智能涌现阶段,主要是学习人;第二阶段是自主行动,主要是辅助人,当下我们正处于这一阶段的开端。第三阶段为自我迭代,实现超越人,那是一个遥远的未来,他认为,想要实现这一点,要持续不断地与真实世界互动。

图源:阿里云

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两个行业判断:一是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二是 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

上述两大判断不是非共识,而是共识,类似的表述过去在英伟达、谷歌等高管的对外表述中也出现过。

激进背后,是阿里和阿里云在AI时代的重大转向。

一是饱和式投入AI基建投入,阿里在今年2月宣布三年将3800亿人民币砸向AI基础设施,今年云栖大会上,吴泳铭补充会计划投入更多——和2022年相比,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同时,阿里云也在加速出海,宣布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并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

二是阿里云立志成为AI时代的「水龙头」。阿里云由此形成了三线并进的动作——

• 确定「公共云优先」的战略,这明确了阿里云的态度,通过做大公共云业务规模,构建强大的规模效应,摊薄单位成本,这也是海外云厂商AWS的赚钱逻辑。

• 做一朵更开放的云,主要体现在阿里云在模型层的「开源战略」上。过去一年来,阿里Qwen系列反超Llama,在全球开源榜单上成为「当红辣子鸡」,多次登顶主流领域全球开源冠军。

图源:阿里云

在云栖大会举办前的两天里,通义在凌晨共计开源了12个模型,包括Qwen3-Omni系列模型、Qwen-Image-Edit-2509模型、Qwen3-VL模型、Qwen3Guard-Gen系列模型。

在云栖大会首日又放出了新模型,包括新旗舰模型Qwen3-Max、下一代模型架构及系列模型Qwen-Next、代码模型Qwen3-Coder下一代模型架构及系列模型、全新的视觉基础模型通义万相Wan2.5-preview和新的语音模型系列通义百聆。

开源既加速了阿里云大模型的普及,也消耗了云资源,拉动了公共云业务的增长。

据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级市场大模型的日均总消耗量为10.2万亿Tokens,其中,阿里通义占比17.7%位列第一,成为目前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

• 聚合应用生态,不仅是对内构建阿里自身的AI生态,更是对外加速落地千行百业的AI生态。这也是为什么此次云栖大会上,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

模型开始隐身,Agent应用正在崛起。

相比去年主论坛上拉来王兴兴和杨植麟,今年的云栖主论坛上把各行各业的人都攒到了一起——金融业的工商银行、游戏行业的网易、家电行业的科沃斯、汽车行业的理想......在云栖大会的展馆里,秀模型的越来越少,给出的交付案例越来越多,一个模型展位下甚至摆放十几个AI软硬件产品。

云栖大会展台,模型厂商展示近十个AI硬件合作产品 图源:作者摄

Agent成为真正的主角。据官方统计,遍布场馆的智能体应用超200个,「硅基研究室」现场调研发现,无论是「阿里动物园」内部的Agent实践,还是金融、工业、医疗、零售、企服、生活服务等领域,均已涌现出Agent助手。

绝味食品智能体实践 图源:作者摄

围绕Agent四周也搭建了各类「脚手架」——从Agent Infra、开发框架再到低代码平台,涌现出新的Agent分工生态。多位现场的投资人和产品经理参会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看Agent落地而来。

云栖大会上的阿里云或许代表了杭州AI崛起的一种典型气质:接地气,强调应用落地,与AI共生。尽管大模型厂商和云厂商都在强调「应用落地」,但阿里云相对有两个相对先发优势:

一是用开源聚合了繁荣的开发者生态,这是人和。

一位现场的开发者向「硅基研究室」解释,维护开发者社区并不容易,既需要保持中立,即大公司需要退后一步,同时要推动社区生态,大到准入机制、工具链,小到产品文档,都需要和开发者共建去解决。

二是全栈技术布局,这是地利。

阿里云具备端到端的技术壁垒,从底层自研CPU/GPU芯片、算力集群的建设,再到基础模型和上层应用的布局,这是一条和谷歌一样的路。

2、「小镇文化」

今年8月,一位三线城市地方政府招商人员曾向「硅基研究室」表示,他们率队前往杭州学习后,理解了这座城市的AI崛起密码,她将其形容为「场景招商」。

“用场景机会吸引企业,企业立足场景也能反哺城市产业势能”。

理解杭州的这种「场景招商」模式,眼前的云栖小镇或许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坐标,它提供了我们杭州AI创新的另一个切片:

特色小镇所孕育出的「小镇文化」。

浙江是特色小镇的发源地。2014年,秉持着高层「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的愿景,云栖小镇从一个烂尾的工业园区,成为中国城市特色小镇的最佳实践样本。

一位杭州本地房产销售告诉「硅基研究室」,云栖小镇是之江的发展中枢,他一直觉得之江转塘是杭州房价被低估的板块。

“你从云栖小镇出来,从之江大桥到彩虹快速路,直接到滨江阿里巴巴”,他们把这条通路叫做「阿里大走廊」。据他回忆,阿里云落地云栖小镇后,富士康科技、英特尔等400多家企业落户这里。

云栖小镇位置 图源:高德截图

云栖小镇落地时,彼时中国的特色小镇浪潮尚未兴起。王坚博士后来在《在线》里回忆对「云栖小镇」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出GDP的地方,而是一个适宜创新创业的地方。

就像中关村不是「村」,云栖小镇不是「镇」,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园区,而是一个聚合创新资源要素的「城市催化器」。

一晃十几年过去,王坚博士在年初「杭州现象」里再谈特色小镇的关键作用——(杭州)这种大环境也体现在一个物理载体上,叫做「特色小镇」,而非「谷」。“硅谷也不能解释杭州现象”。他说。

杭州小镇为何具备催化创新生态的土壤?云栖小镇又有哪些独特性?

这是「杭州小镇」在定位、机制和氛围上的与众不同。

首先是定位的精准。特色小镇不仅在于「特」,更关键的在「专」。

云栖小镇从一开始就以云计算为核心,这种在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卡位,奠定了云栖小镇的第一次产业跃迁——从阿里云在2009年造出第一台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为起点,以「云」为核心,云栖小镇逐渐拓宽产业布局,聚合了包括数梦工场、政采云等一大批涉云企业。

此后,云栖小镇又借势完成第二次「飞天」——发力「空天信息」产业,通过引进「大院大所」,吸引了包括杭州跃盛、杭州华宇、杭州轩宇等多家产业公司落户。

其次是,开放流动互通有无的机制——这不仅体现在政府的「有为」上,也体现在产业生态的经验上。

云栖小镇从0到1的打造云产业,印证了上述机制的可能:以西湖大学为代表的创新策源地,阿里云为代表的云产业生态以及服务型政府的合力生态,以城市为最大的实践场,产学研间的互动,加速了创新资源要素的流动、聚集、协同和优势放大。

在空天产业上,云栖小镇也呈现出类似的思路。

云计算所带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定位,吸引了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智元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协同与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等科研力量开展合作,创新源头也牵引了产业链企业的落户。

一位产业链企业CEO说:“整条产业链上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最后则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氛围。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云栖小镇没有什么「老登」,有的是一批批年轻的创业者。

在云栖大会现场,魔搭社区把路演搬到了现场。

10多组独立开发者,每人10分钟,讲Agent产品,语言助手、中草药解说短视频、旅行Agent,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都处于MVP阶段。现场评委会提出灵魂拷问,但气氛并不「剑拔弩张」。

魔搭社区把路演搬到了云栖大会上 图源:作者摄

「小镇文化」还在延续,距离云栖小镇三十多公里外的良渚文化村,诞生了一批AI时代的新组织——一人公司。

这里聚集了一批数字游民,有的来自阿里、网易等大厂,有的来自天南海北,这里有随处可见的AI社群社区活动和AI Demo Day,这里的村民探索的是一种AI时代组织的新存在方式,这或许也是「杭州小镇文化」的独特所在。

“可以让每一个创业者在第一天就跟其他的大公司站在同一个起点上,不但要鼓励人,同时要能做。”这是一位参与云栖小镇建设者几年前的感言,现在还在继续。

3、杭州会是中国AI的宇宙中心吗?

今年的链博会上,王坚博士曾邀请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来杭州,黄仁勋问:“我可以认为杭州是中国的硅谷吗?”还表示,未来有机会一定会去。

自媒体「长三角MOMO」曾有一个观察:从华为发新车到蔚来最重要的NIO Day,企业纷纷将重大发布会定在杭州。杭州本地企业吉利,更是在最新的银河M9上市通稿里直接将杭州称为「AI之城」。

今年4月,《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其中提出,引导「3+N」杭州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产业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不止是拿出看得见的投入。从上文的阿里云进化和独特的小镇文化里可以看出,杭州AI产业的优势——

杭州早期「数字经济蓝图」的制定给予了AI之城「筋骨框架」,「和企业一起创业」的招商理念和特色小镇的实践打下了地基,从「算力-模型-应用」的AI产业生态集聚则是最关键的「血液」。

没有完美的城市,杭州也并不十全十美。

在城市经济体量上还有待提升、需要更多的「杭州六小龙」,以及能否探索一条在AI产业的国际化之路,放大中国AI的影响力,这是杭州需要回答的新问题。

除此以外,北上广深也在持续加码AI,争抢「AI第一城」的标签。

好在杭州很冷静,云栖大会充满AI乐观主义的同时,也有泼凉水的人。

一位工业外资高管面对铺天盖地的Agent,在云栖大会上感叹道:“我们既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也不是一个AI Agent研发公司,AI Agent现在有没有大规模被应用?如果有大规模应用,是开发一个Agent给1万个人用,叫大规模应用,还是我开发100个Agent给100个人用叫大规模应用?”

来自家电行业的从业者在一场Agent会议上对「硅基研究室」直言:“现在的Agent只能打20分”。他奔着云栖大会CIO、CTO的分享而来,“不想听概念了,只想看用例”。

这或许代表杭州和中国人工智能的一个新周期:

AI泡沫仍然存在,但开始涌现越来越多接地气、能干事的AI;技术创新靠的不是灵光一现,而是「持续创新和落地验证」。

黄昏时分,热闹的云栖大会人潮散去,云栖小镇恢复往日的空间功能,杭州会成为宇宙AI的中心吗?这个问题要留给未来,但或许对现在回归真实世界的杭州来说,这个问题现在并不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公学做饭后,就从没有点过外卖... 老公学做饭后,就从没有点过外卖,每一道都在心巴上,又香又下饭。 老公学做饭之后就迷上了厨房,一有空就...
骑行温榆河公园:串联三区特色,...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崭新的柏油路上,我跨上自行车,准备开启一场穿越京城最大 "绿肺" 的骑行之旅。...
贵州“天下第一水司楼”已变身全... 红星新闻记者从多个旅游消费平台获悉,号称“贵州布达拉宫”的独山县地标建筑“天下第一水司楼”,目前已被...
「东方香茶·荆楚之光」爷爷不泡... 9月12日至14日,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参展商齐聚武汉。爷爷不泡茶作为“推荐现制茶饮品牌...
农民工米粉大比拼!柳州螺蛳粉V... 你知道吗?广西的米粉手艺,真的能让人吃得停不下来。最近有个比赛火了,220名选手同台较量,比的是柳州...
《牛肉娃娃菜:鲜嫩美味,拌饭必...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牛肉娃娃菜的食谱,最初我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许多配方听起来美味,实际却常常大打折...
极致创意菜品 冰淇淋·雪花牛肉 原料(瘦肉部分):原汁蔓越莓果酱420克 、凝胶片7片 、盯盯糖冰蔗果浆90克、...
刘洪建率队调研旅游工作时强调:... 9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洪建率队调研旅游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
抖音生活服务首发“心动榜酒店”... 9月25日,抖音生活服务召开“心动榜酒店”发布典礼,于现场首次公布针对酒店业态推出的心动榜单。首期“...
“跟着艺术游甘肃”活动启幕 银... 9月25日,“跟着艺术游甘肃——盛世敦煌银龄美育盛典”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教授与文艺爱好者们齐聚敦...
原创 上... 上海往往被外界称之为“魔都”,在这诺大的城市之中,灯红酒绿、高楼大厦,满是繁华,殊不知在这儿喧嚣之中...
承德避暑山庄游园会:夜游皇家园... 中新网承德9月25日电(张桂芹 王博 刘溪溪)随着中秋节临近,25日,河北承德“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
湘潮奔涌,文创花开——湖南文化... 9月24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迎来“秋游黄金季”,吸引了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吴勇兵/摄 红网时刻新...
月饼大年:中秋月饼新趋势——健... 中秋节即将来临,月饼作为传统节日的代表美食,正迎来一波新的消费潮流。在广州的市场上,记者发现今年的月...
夫妻学做蛋糕全翻车!可俩人笑得... 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厨房台面上,我和丈夫盯着手机里的蛋糕教程,摩拳擦掌要挑战戚风蛋糕。他...
奥尔良鸡翅:外焦里嫩,香辣入味... 准备鸡翅:将鸡翅洗净,用刀在鸡翅上划几刀,以便更好地入味。加入葱段和姜片。调制腌料:准备腌料,包括1...
双节‘蟹’逅团圆!非遗花馍走俏... 你知道吗?中秋节和国庆节一起到,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味了。最近在山东日照岚山区,一种特别的花馍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