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梅州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5.3%,GDP增速跃居广东省首位。
图片来源/新华社
■段树军
9月14日,梅龙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周年。来自广铁集团的消息显示:梅龙高铁累计到发旅客880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超2.4万人次。梅龙高铁如同一条活力奔涌的经济动脉,将粤东北山城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相连。
位于粤东北山区的梅州,是广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GDP最低的城市。一年来,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不仅重塑了粤东北地区的交通格局,更为梅州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梅龙高铁开通最直接的效应体现在梅州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上。以往梅州到广州需耗时3.5小时以上,如今最快仅需91分钟;至深圳的时间也从4小时缩短至108分钟。这种时空距离的压缩,不仅实现了“早饮广州早茶,午尝梅州盐焗鸡”的生活图景,更使梅州从过去的交通末梢转变成为粤东通往华中、华北及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枢纽节点。
梅龙高铁开通后,梅州积极发展“高铁+文旅”产业,其丰富的非遗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和温泉度假产品得到进一步开发。梅州西站完善“最后一公里”服务,开通直达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故居等景点的公交旅游班车,实现“高铁+公交”无缝衔接,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2025年上半年,梅州市接待游客57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5.3%。
梅龙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带动了梅州相关产业发展。梅州借力高铁开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大力招引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梅州产业深度嵌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梅州市GDP增速跃居广东省首位,这一成绩彰显了梅龙高铁对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梅龙高铁对梅州经济的积极影响已经显现,但要持续释放高铁的带动效应,梅州还需在多个方面继续努力。
首先,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承接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和外溢,重点引进与本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同时要利用高铁带来的便利,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为经济发展注入智力支持。
其次,要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深度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的独特内涵,打造一批具有核心吸引力的精品旅游项目和线路。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消费环节。
此外,还要强化区域协同与合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粤闽赣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加强在产业协作、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梅龙高铁的开通,为梅州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这条钢铁巨龙正在粤东大地上持续释放动能,推动梅州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谱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