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重在滋阴润燥。鸭肉成为众多百姓餐桌上的首选养生食材,板栗鸭更是众多平乐百姓的首选佳肴和过节必备。
秋日午后,阳光依然灼热。庭院后的大板栗树下,却早已藏着一份独属初秋的凉爽。家住平乐县平乐镇长滩新街的翟振荣,一手挎竹篮,一手握长竹竿,奔那份凉爽而去。
穿过后院的小路,直通芳草依然萋萋的半山坡。几株树龄约50年的板栗树,用满树绿叶撑起一地阴凉。青色的带刺的板栗球在秋风中惬意摇摆,等待着主人把它们采收。
“哐、哐、哐……”数声竹竿敲打声刚过,伴随而至的是板栗球纷纷落地的“啪啪”声。没几分钟的工夫,板栗球就挤满了竹篮。随后,翟振荣觅屋后一开阔处,右手握柴刀,左手拿竹夹子,一敲一夹之间,板栗脱离刺球,变身最新鲜的食材。
“板栗鸭煮得是否美味,板栗的品质很重要。”1988年出生的翟振荣已有10多年的大厨烹饪经验,对于如何烹饪一道让家人和朋友都喜爱的板栗鸭,早已深谙其中秘诀。在平乐县的众多街道和乡村,板栗树是一种常见的绿化树和果树。不过,翟振荣最为青睐的,是一个名为“九家种”的板栗品种,“这个品种属于晚熟板栗,每年农历七月才开始采收,其板栗甜、糯、香,尤为适合做板栗鸭”。
板栗鸭的主角,当然是鸭子。养在后院柿子树下的一群麻鸭,正是肥美之时。一番追赶,一个重约4斤、养了近一年的老麻鸭被成功抓捕。
家人宰鸭切肉,翟振荣也不闲着。在他看来,烹饪前先把板栗准备好至关重要。新鲜板栗,冷水下锅。待水开后,只需煮一分钟左右,即可迅速出锅冷却。冷热交替,再用刀在板栗壳尖部轻刻几下,壳便轻轻脱落了。
一切准备妥当。厨房的灶台上,猛火,热锅,热油,把刚刚倒入的桂皮、沙姜、八角和香叶中潜藏的香味激发。接着,鸭肉和板栗一起下锅,开启与香料尽情交融的旅程。随后,适量高度酒的加入,助力食盐加速渗入鸭肉,并软化肉中脂肪,增加肉的鲜美之味。
持续数分钟的猛火翻炒过后,大半瓶啤酒下锅,让刚刚还激情四溢的锅中之物变得安静下来。半小时过后,享受过啤酒滋润和酱油调色的鸭肉显得汁水饱满。在出锅前约5分钟,翟振荣把切好的子姜、青椒等加入,待鸭肉继续收汁。在装盘前30秒,巧手的掌勺人又把一把蒜叶倒入锅中。酱色的鸭,黄色的板栗,配上青青蒜叶,令家人和来客均垂涎不已。
这道普通的佳肴,在翟振荣的生活中却有着并不普通的分量。出生于临桂区会仙镇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帮着大人做饭菜。从2008年至今,靠着不断精进的烹饪技巧,他从餐厅大厨变为数家农家乐的经营者。2019年,他更是靠着板栗鸭这道佳肴,俘获平乐镇姑娘贲文婷的芳心,从此喜结连理,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些年,每年中元节前后,他经营的农家乐都主推板栗鸭,让不少食客慕名而来,也让翟振荣收获一份红火的事业。
上一篇:冰城秋韵引客来 文旅市场热潮涌
下一篇:吃“土”不土:土菜的上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