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
秋意渐浓,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上,阵阵浓郁肉香更加沁人。黄甲羊肉汤这道特色美食,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承载着记忆,联结着情感。
如今,这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正成为黄甲街道推动文化赋能、促进产城融合的重要载体。
据悉,第27届黄甲麻羊美食文化节已进入筹备阶段。本届文化节在传统文体活动、美食展示、烹饪大赛的基础上,突出“美食+文化”融合特色,新增非遗体验区、民俗体验、短视频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感。
烹饪大赛。黄甲街道办供图
“与以往不同,今年我们聚焦优化消费场景,深化‘美食+内涵’。”黄甲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将联动辖区酒店、农家乐、露营基地推出主题套餐与消费场景,打造集美食、休闲、微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消费场景,助力“空港活力消费圈”建设。同时,街道将延续公益传统,开展“羊汤公益暖冬”活动,为高龄党员、环卫工人等群体送上暖心羊汤;启动“我在黄甲有只羊”公益活动,以羊为媒加强政企沟通,携手共建宜业宜居宜商发展环境。
非遗保护与升级同步推进。黄甲街道将以“挖掘、保护、活化”为核心,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重点推进“黄甲羊肉汤制作技艺”省级非遗申报,同步梳理辖区内麻羊文化相关技艺、民俗,补充非遗项目库;还将举办非遗技艺展演、非遗集市等活动。
文商旅发展中,群众生活服务是关键。黄甲街道将围绕“惠民、便民、乐民”主线,丰富全年龄段文化供给。“街道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和企业喜爱,社区运动节、大型节目汇演、常态化培训展览等,吸引大量企业员工和居民参与。”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持续落实“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活动,结合四季主题和重大节庆,开展“欢歌庆秋”“劲舞暖冬”全民健身舞蹈比赛、原创节目展演、冬至音乐晚会等,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能量;开展“社区运动节+”系列活动,包括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冬季运动会等,激活群众运动热情;保障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分馆日常开放,常态化开展免费培训、阅读推广、艺术展览等活动,覆盖青少年及中老年群体。
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出发,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通过农商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习生张悦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