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共建美丽新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援藏领航医疗春水奔涌向民生
创始人
2025-09-19 18:04:56
0

图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供图

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行政楼办公室内,来自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作为第25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援藏的主治医师杜倬婴,正专注研究一项“新技术”。桌面上,一台口袋相机运行着,旁边电脑屏幕上同步显示相机所拍摄的画面,同时呈现的还有一份关于高原反应与心脑血管疾病的课程讲义。“这是一套直播系统,不过我现在还在学习怎么使用。”现任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的杜倬婴笑着展示初见雏形的成果。

目睹一批批援藏专家奔赴4500米的雪域高原,接力奉献,共谋医疗事业发展,杜倬婴便萌生了将他们的专业知识“留下来”的想法。“每一批援藏干部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具备扎实专业素养的专家,我们实时录制专家讲课内容,在总结梳理后形成专题,这样一来,就能系统性地保留这些知识。”杜倬婴介绍,“这些影像资料将成为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不仅如此,随杜倬婴来到阿里地区的,还有华山医院的“学习强医”平台。在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方堃的支持协助下,两院启动了“华山—阿里医务共建”项目,即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职工可以通过专享学习通道观看华山医院的培训视频,有效提升对医疗制度的知晓和掌握水平。

图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杜倬婴正在尝试直播系统 摄影:边子捷

杜倬婴的尝试和努力,是医疗人才援藏激活阿里地区医疗发展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技术革新、学科设置、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在无数援藏医疗人才及柔性支援团队的“传帮带”帮扶模式下,而今,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实现了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正稳步向创建“三甲”医院的目标迈进。

现任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陕西省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张小刚认为,“创三甲”的关键在于“管理”二字。作为地区医疗的“神经中枢”,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需带动七个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对此,张小刚认为要在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上下功夫,“简单来看,这是一种‘托管’模式,即将人民医院的技术力量、管理经验、专业资源整合成可复制的制度体系,全面植入到其他医院,涵盖管理、技术及人员等方面。”

夯实制度压舱石,一张蓝图绘到底。当前,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正与妇幼保健院展开深度协作,初步达成以“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共识,有效拓展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和援藏力量的辐射范围,系统推进地区妇幼健康事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一标杆项目的落地,让“区域医疗中心”的价值实实在在地落在百姓的获得感上,“人民医院既要为地区的疑难危重病例兜底,又要引领着各家医院专科水平往前走。”张小刚说。

图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开展角膜移植手术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供图

针对阿里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援藏团队还推动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机制。8月22日,中央代表团阿里分团到访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在汇报中,张小刚重点介绍了依托当地实际探索出的“智慧医疗”新路径,依托“AI+智慧远程会诊平台”,建立覆盖城乡医疗机构的会诊机制,“借助屏幕,我们可以和乡(镇)卫生院医生面对面交流,这种交流是跨越千山万水,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

图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与普兰县巴嘎镇卫生院开展AI问诊及远程会诊服务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供图

砥砺奋斗履职尽责,攻坚克难补齐短板。自2015年8月至今,赴阿里地区援藏专家累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7项、攻克难题102项,带领获批相关科研课题32项。

六十载风雨兼程,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飞跃,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其发展历程正是这一变迁的生动写照。

从昔日“小病拖、大病扛”到如今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从医疗技术匮乏到多项新技术广泛应用,这一切转变,都凝聚着党中央的关怀、援藏干部的汗水以及全体医疗工作者的智慧与努力。下一步,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将持续推进“三甲”创建工作,通过推进五大中心建设、成立地区质控中心等举措健全诊疗体系,积极回应新时代新要求,乘风起势,为各族百姓的健康福祉撑起一片蓝天。(中国西藏网 记者/边子捷 冯重霖 姚浩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哈... 哈尔滨必吃10大美食包括锅包肉、红肠、哈尔滨啤酒、马迭尔冰棍、俄式大列巴、铁锅炖、朝鲜冷面、哈尔滨红...
外卖常见的小碗蒸蛋,也可能是预... 常见于餐馆堂食和外卖的小碗蒸蛋,也可能有“科技与狠活”? 预制菜最近处于“风口浪尖”,在外卖平台,有...
航文旅融合让旅途“全程有戏” 航文旅融合主题展区现场 主办方供图 琳琅满目的民航文创产品、丰富多彩的文化展览,让一次次与蓝天的相...
香港直通巴士的乘客权益保护 解答常见误区:香港直通巴士的乘客权益保护 香港直通巴士作为连接香港与内地的重要交通工具,为许多旅客提...
光影霞浦 山海交融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9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光影霞浦 山海交融》的报道。 202...
开园以来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累计... 中新网南昌9月19日电 (记者 李韵涵)19日,记者从2025年第五届海昏汉文化旅游月新闻发布会上获...
乘东航抵达四川 逛成都博物馆免...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打飞的来四川,逛成都博物馆,有机会享受免预约服务了。 9月19日,记者从东航获...
光影秀+智慧养老+创客空间!宝... 当科技之光温柔洒满生活,宝山庙行的这个秋天注定与众不同!一场融合未来感与烟火气的“美‘庙’生活季”正...
泡鸡血藤应该选择多少度酒才最佳... 作为一名资深爱好者,在泡酒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许多新手对泡酒所选酒的度数一知半解。尤其是在泡鸡血藤这...
葱油桃酥,低糖版葱香爆棚,酥到... 刚打开烤箱,浓郁的葱油香就顺着热气涌出来,金黄的桃酥边缘微微焦脆,轻轻一碰就酥到掉渣。咬一口,咸香的...
宋河再办919秋酿大典:拥抱年... 一万多条窖池同时启封,蒸汽缭绕的酿酒车间内,宋河酒业的老师傅们手持锹耙,将经历了一整个夏季“压窖”发...
原创 餐... 各位海鲜爱好者们注意啦!今天要分享一个让蒜蓉粉丝虾鲜掉眉毛的秘诀,这可是我从一位粤菜老师傅那里三顾茅...
鸡蛋最好吃的15种做法 吃鸡蛋老是一两种吃法都会吃腻的,那么鸡蛋到底能做出什么花样呢?1.虎皮卤蛋食材:鸡蛋300g、老卤1...
秋天宁愿少吃肉,也要多吃这5种... 1.杏鲍菇炒虾仁 2.豆苗虾滑汤 3.素炒茭白 4.皮蛋苋菜煲 5.葱香...
秋分将至 中医建议顺应“秋收”... 华声在线9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邹伟瑜)秋分将至,湖南仍有“秋老虎”盘踞。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时令节...
【石缘妙趣】石林撒尼公主的下午... 本文属【石缘妙趣】旅游专栏约稿活动作品 在石林,撒尼公主的“下午茶”从不是精致茶点的刻板模样,而是街...
沙市大赛巷美食街,多了两个“娃... 前几天,我们关注了沙市大赛巷的收尾工作,当时虽然商家都已经开业,但进去还需要钻围挡。 9月15日,经...
《流动的盛宴》:食物从农场到餐... 《流动的盛宴:不可思议的食物之旅》 作者:[英]萨拉·默里 译者:向丽娟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5...
潍坊临朐:格桑花花开官护山 邂...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9日讯 眼下,在潍坊市临朐县官护山景区,漫山的格桑花花开正艳,吸引了不少游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