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爆鱼与红汤细面里的水乡滋味,是娄江畔的百年烟火
创始人
2025-09-19 17:25:21
0

青鱼爆鱼与红汤细面里的水乡滋味,是娄江畔的百年烟火

亭林路的晨光面香

昆山的晨光刚漫过娄江的水纹,亭林路奥灶馆的铜吊锅已经“咕嘟”作响。65岁的周师傅站在灶台后,长柄竹笊篱在沸水里一搅,细如银丝的面条“唰”地浮起,三秒捞出,甩进烫得冒烟的青花碗,舀一勺琥珀色的红汤,码上块油亮的爆鱼,撒把葱花——整个过程快得像老戏台上的身段。穿中山装的爷叔端着碗坐在长条凳上,筷子挑起面条吸溜作响,红汤溅到鼻尖也不在意,“周师傅,今天的爆鱼炸得透!”师傅隔着蒸汽笑:“刚从娄江收的青鱼,现杀现炸,能不透吗?”

爷叔咬开爆鱼的酥皮,鱼肉的细嫩、红汤的鲜甜、面条的滑韧在舌尖炸开,额头渗出汗珠,却吃得眯起眼:“这奥灶面,三天不吃,舌根就发慌!”这被昆山人称作“奥灶”的吃食,是刻在骨子里的本命早点。从清末“懊糟馆”的煤炉摊,到如今“中国十大面条”的老字号,铜锅里的细面,在娄江畔沸了百年,沸滑了麦香,也沸暖了几代人的胃。老昆山人说:“没在奥灶馆的长条凳上蹲过,不算尝过‘百戏之祖’昆曲故乡的真滋味。”

为什么昆山人说“奥灶面是‘土味’里的精致,没它活不成”?

在昆山,奥灶面是“万能主食”。清晨的面馆里,上班族端着碗站着吃,赶地铁前必须“嗦”完最后一口汤;中午工地师傅们围坐一桌,“两碗爆鱼面,加份鳝糊!”就着姜丝吃得满头汗;就连昆曲演员演出前,也会让徒弟打包“双浇面”(爆鱼+卤鸭),“吃完嗓子润,唱念做打都有力气”。昆山人自嘲:“咱这儿的娃,开口学话先会说‘奥灶面’,比‘爸爸’还早!”

最动人的是“奥灶社交”的热乎气。老街坊在面馆碰见,不用客套,直接喊:“给我也来碗红汤,记账上!”师傅笑着应:“王阿婆,今天的爆鱼带皮,您爱吃的!”生人来吃,师傅准会问:“红汤白汤?爆鱼卤鸭?加不加浇头?”——红汤是爆鱼面,鲜甜带酱香;白汤是卤鸭面,清鲜带鸭香;老食客必加“双浇”,“一次吃够两种鲜”。

有回外地游客盯着菜单疑惑:“‘奥灶’是啥意思?”周师傅用竹筷敲了敲铜锅:“老早辰光叫‘懊糟面’——老板娘嫌店小邋遢,天天‘懊糟懊糟’(昆山话‘邋遢’)地骂,结果食客反倒记住了‘懊糟面’;后来读书人嫌土,雅化为‘奥灶’,‘奥妙在灶’,说的就是这锅汤、这块鱼、这碗面的讲究!”游客嗦了口面,红汤挂在面条上,甜丝丝的酱香混着鱼肉香,愣了半天说:“这‘懊糟’面,比西餐还精致!”师傅乐了:“咱昆山人,讲究‘土味里的精细’——面要细,鱼要鲜,汤要浓,看着粗朴,吃着讲究!”

细面与红汤:奥灶面的“筋骨与魂灵”

奥灶面的妙,藏在“一细二鲜三烫”的老规矩里。

面条:银丝细面,韧得“弹牙”

周师傅的面条只用“昆山本地面粉”,加碱水、盐和清水揉面,“碱水要‘陈碱’(老碱水),揉出来的面筋道不酸”。面团醒透后,用竹匾反复压延,直到面皮薄如纸,再用刀切成细如发丝的面条(比普通苏式面更细),“细了才挂汤,每根面条都裹着汤汁,吃着才有味”。煮面是“三秒诀”:沸水下面,三秒即熟,“煮久了面软塌,没嚼劲;煮生了夹生,剌喉咙——火候掐得比钟表还准”。捞面要用“甩”:竹笊篱高高提起,面条在半空甩两圈,水珠沥干,“甩掉多余水分,面条才‘爽利’不黏糊”。

红汤:百年老卤,鲜得“透骨”

奥灶面的红汤是“百年老卤打底”。奥灶馆的老卤从清末传下来,每天续新料(酱油要用“黄豆本酱油”,糖选“太仓绵白糖”,加八角、桂皮、香叶、陈皮、丁香等12味香料),“老卤像传家宝,越熬越浓,香得能把隔壁茶馆的客人勾过来”。新汤要熬足8小时,猪筒骨、老母鸡吊鲜,加老卤“接味”,“熬到汤头红亮,舀起能挂勺,滴在桌上凝成‘琥珀珠’,才算成了”。周师傅说:“红汤的魂是‘甜咸平衡’——甜不压咸,咸不夺鲜,像昆山人的性子,温和里带着韧劲。”

爆鱼与卤鸭:浇头是“面的脸面”

昆山人说:“奥灶面,面是躯壳,浇头是魂。没好浇头,面就是白汤寡水。”

爆鱼:青鱼做的“酥香炸弹”

奥灶面的爆鱼只用“娄江青鱼”——太湖流域的青鱼在娄江洄游,肉质紧实带脂,“比海鱼多三分鲜甜,比草鱼多五分细嫩”。周师傅选鱼有三招:看体型(3斤以上的青鱼,肉质不老不嫩)、摸鱼鳃(鲜红的才新鲜)、看鱼眼(清亮不浑浊)。鱼杀好切成厚片(带皮,皮炸后酥脆),用酱油、料酒、葱姜腌制2小时,“腌透了才入味,炸的时候不易散”。

炸爆鱼是“火上跳舞”:菜籽油烧到冒烟(200℃),鱼片沿锅边滑入,“先炸1分钟定型,捞出晾10秒,再复炸30秒,逼出油脂,外酥里嫩”。刚炸好的爆鱼金黄酥脆,“敲着‘梆梆’响,像块小饼干”,立刻扔进红汤卤里“浸”30秒,“让汤汁渗进鱼肉缝,咬开‘咔嚓’一声,酥皮掉渣,肉里吸满汤汁,鲜得掉眉毛!”

卤鸭:“糟香入骨”的白汤绝配

白汤面的浇头是“卤鸭”,用昆山本地“三黄鸭”,肉质细嫩不柴。鸭子杀好焯水,用老卤(由鸭骨、鸡骨、火腿、干贝熬的白汤,加黄酒、葱姜、香叶、草果卤制)慢卤1.5小时,“卤到筷子能戳穿鸭腿,却不散架”。卤好的鸭子斩块,皮白肉嫩,“浇在白汤面里,鸭油浮在汤面,香得清淡,不像红汤浓烈,却更显鲜甜”。老食客说:“红汤爆鱼是‘浓油赤酱’的热情,白汤卤鸭是‘水墨江南’的清雅,各有各的妙!”

从“懊糟馆”到“非遗面”:百年烟火里的传承

奥灶面的故事,比娄江的石桥还斑驳。

清末光绪年间,昆山正仪镇有对夫妻开面摊,老板娘性子急,常骂“懊糟东西”(昆山话“邋遢玩意儿”),食客却记住了这“懊糟面”;后来老板嫌“懊糟”难听,取“奥妙在灶”之意,改叫“奥灶面”;1943年迁到昆山城区亭林路,成了“奥灶馆”;2007年,“奥灶面制作技艺”入选江苏非遗,如今的奥灶馆,铜吊锅、长条凳、青花瓷碗,还留着老样子。

周师傅的徒弟小吴,跟着学了十年,最开始连面条都切不匀,“师傅说‘切面要像拉二胡,手腕发力,刀刀均匀’,练了三年才敢上手煮面”。有回小吴想用电炉煮面省时间,周师傅拿铁勺敲他手:“铜锅煮面才有‘火气香’,电炉子煮出来的面是‘死的’,没魂!”现在小吴也能闭着眼凭“咕嘟”声辨汤头熬没熬好,“老卤冒泡的声音是‘咕嘟咕嘟’,像小鱼吐泡;新汤冒泡是‘哗啦啦’,浮躁得很——师傅说,这叫‘听汤识火候’”。

“三烫”规矩:碗烫、面烫、浇头烫

奥灶面的“仪式感”,藏在“三烫”里。周师傅的青花碗必用沸水烫透,“碗凉了,面没吃完就坨了”;煮好的面条要“烫面”(沸水捞起直接入碗);浇头(爆鱼、卤鸭)也要用热汤淋烫,“三烫合一,吃面时碗沿烫手,面汤冒热气,浇头温香,从头到尾都是热乎的——这才是对食客的尊重”。

有回北方游客嫌面条太细,“像粉丝,没嚼劲”,周师傅夹起一筷子面,轻轻一抖,面条在筷子上弹了三下:“试试‘弹牙感’——细面才挂汤,粗面吃的是面本身,咱奥灶面吃的是‘汤浇面’,面细汤鲜,才叫绝配!”游客一尝,果然——面条滑溜溜钻进喉咙,红汤的鲜甜裹着爆鱼的酥香,从舌尖暖到胃里,竟真吃出了“细腻里的筋骨”。

一碗面里的昆山魂

周师傅说,他煮了四十年面,竹笊篱磨薄了五把,老卤缸换了三口,“奥灶面这东西,看着简单,实则藏着昆山人的活法:细面要揉得韧,像做人要有骨气;汤头要熬得久,像做事要有耐心;浇头要选得精,像过日子要懂精致——哪样不到位,都出不了‘奥灶味’。”

碗里的面还冒着热气:挑起一筷子细面,红汤在面条上挂出琥珀色的膜;咬一口爆鱼,酥皮脆得掉渣,鱼肉嫩得化渣,卤汁的鲜甜渗进每一丝纤维;喝口汤,咸甜交织,香料的复合香在嘴里转圈圈,带着青鱼的鲜、老卤的陈、细面的麦香,像把整个娄江的水乡滋味都吞进了肚里。忽然懂了昆山人的话:“宁肯少吃肉,不可无奥灶。”

这哪里是一碗面?是娄江的晨雾,是青鱼的鳞光,是老卤的陈香,是这座被昆曲、水乡滋养的小城,最“土味”也最精致的日常。铜锅里“咕嘟”的面汤声里,总有人为这口鲜甜守候——因为它煮的不是面条,是时光;浇的不是爆鱼,是昆山人刻在骨子里的“过日子要讲究”的细腻与韧劲。

若你去昆山,一定要赶早到亭林路,坐在奥灶馆的长条凳上,吃碗红汤爆鱼面。让滚烫的鲜甜漫过舌尖,你会发现:昆山的魂,不在昆曲的水袖里,不在周庄的石桥上,而在这碗红汤细面里,在每个昆山人“吃完就舒坦”的日子里,在那口百年老卤永远温热的香气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光影霞浦 山海交融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9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光影霞浦 山海交融》的报道。 202...
开园以来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累计... 中新网南昌9月19日电 (记者 李韵涵)19日,记者从2025年第五届海昏汉文化旅游月新闻发布会上获...
乘东航抵达四川 逛成都博物馆免...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打飞的来四川,逛成都博物馆,有机会享受免预约服务了。 9月19日,记者从东航获...
光影秀+智慧养老+创客空间!宝... 当科技之光温柔洒满生活,宝山庙行的这个秋天注定与众不同!一场融合未来感与烟火气的“美‘庙’生活季”正...
泡鸡血藤应该选择多少度酒才最佳... 作为一名资深爱好者,在泡酒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许多新手对泡酒所选酒的度数一知半解。尤其是在泡鸡血藤这...
葱油桃酥,低糖版葱香爆棚,酥到... 刚打开烤箱,浓郁的葱油香就顺着热气涌出来,金黄的桃酥边缘微微焦脆,轻轻一碰就酥到掉渣。咬一口,咸香的...
宋河再办919秋酿大典:拥抱年... 一万多条窖池同时启封,蒸汽缭绕的酿酒车间内,宋河酒业的老师傅们手持锹耙,将经历了一整个夏季“压窖”发...
原创 餐... 各位海鲜爱好者们注意啦!今天要分享一个让蒜蓉粉丝虾鲜掉眉毛的秘诀,这可是我从一位粤菜老师傅那里三顾茅...
鸡蛋最好吃的15种做法 吃鸡蛋老是一两种吃法都会吃腻的,那么鸡蛋到底能做出什么花样呢?1.虎皮卤蛋食材:鸡蛋300g、老卤1...
秋天宁愿少吃肉,也要多吃这5种... 1.杏鲍菇炒虾仁 2.豆苗虾滑汤 3.素炒茭白 4.皮蛋苋菜煲 5.葱香...
秋分将至 中医建议顺应“秋收”... 华声在线9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邹伟瑜)秋分将至,湖南仍有“秋老虎”盘踞。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时令节...
【石缘妙趣】石林撒尼公主的下午... 本文属【石缘妙趣】旅游专栏约稿活动作品 在石林,撒尼公主的“下午茶”从不是精致茶点的刻板模样,而是街...
沙市大赛巷美食街,多了两个“娃... 前几天,我们关注了沙市大赛巷的收尾工作,当时虽然商家都已经开业,但进去还需要钻围挡。 9月15日,经...
《流动的盛宴》:食物从农场到餐... 《流动的盛宴:不可思议的食物之旅》 作者:[英]萨拉·默里 译者:向丽娟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5...
潍坊临朐:格桑花花开官护山 邂...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9日讯 眼下,在潍坊市临朐县官护山景区,漫山的格桑花花开正艳,吸引了不少游客前...
遇见福地怀化⑦丨古村“响”起来... 编者按:走进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遇见福地怀化。这个9月,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化身文旅体验官,在五溪大...
五道峡景区焕新升级!9月23日... 历经数月的精心规划与提质升级 保康五道峡景区 将于9月23日试营业 焕新升级后的五道峡 不仅保留了原...
中秋国庆去哪玩?上海乐高乐园开... 东方网记者曹磊9月19日报道:今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宣布,将于9月20日推出“金秋亲子嘉年华”活动...
厦门上李水库公园,山海间的诗意... 在厦门岛的南部,五老峰北麓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境上李水库公园。相比鼓浪屿的喧闹和曾厝垵的人潮,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