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米糖也叫江南小切,这种美食在全国各地都有相似的,在江苏叫炒米糖,西南叫米花糖,江西丰城的冻米糖也十分有名。
01
起源传说
关于冻米糖的起源有个故事,据说五代时的一个冬天,詹尧臣奉命守护钱王祖墓。当地百姓送来珍贵的糯米饭慰问,可是冬日严寒,糯米饭很快就冻硬了。后来士兵将冰冻的糯米饭放入锅中爆炒,冻米却爆成一颗颗雪白的米花,不仅香气四溢,而且吃起来还酥酥脆脆的。后来有些士兵还将米花和糖一起拌着吃,酥脆香甜、入口即化,别有一番风味。
关于这个故事《开化县志》此记载:“钱王冢,在县西百三十里云台真子坑。旧志传吴越王钱镠祖茔也。”当时詹尧臣及他的士兵创造了冻米糖的事件已难考证,但用糯米和蔗糖制作冻米糖的技艺在吴越国广为流传,却是可见的事实。
02
传承发展
后来冻米糖的制作技艺传荣民间,切历经数百年一直代代相传,甚至形成了每大年关都要制作冻米糖的习俗。《开化县志》记载:“元旦……来谒者饷以冻米糖糕点、年糕、粽、面待之。”晚清汪云鹤“某日暴病昏死,魂游阎罗殿,至七日方苏”,醒来按梦景写下《梦甲录》一书,记叙:“不觉已是撑灯时分,天气冷将下来,心中烦躁,吃得几杯闷酒,昏昏然走入堂前。见正中设一几案,热腾腾的一筐冻米,夹板刀棍拼拼作响,寻思着正在对糖呢……”其中对制作冻米糖又十分精确的描述。
长期以来冻米糖的制作都是人们逢年过节自制然后自己食用。一直到民国初期,陆续出现了齐詹记、瑞升两家糕饼作坊,自此冻米糖从自制的食品,成为其中一种商品,也逐渐开始走出去。
03
制作工艺
做冻米糖主要以饴糖、冻米为原料。首先制作饴糖,大麦用清水浸泡,去除杂质后,放进20°C恒温的室内静置7天左右,待其自然发芽;把麦芽和蒸熟的糯米压碎后搅拌均匀,然后保温12小时,后用沸水加入搅拌麦芽糯米,直至变成透明的液体,冷却后即为饴糖。
然后制作冻米,选择颗粒饱满、体圆洁白糯米。洗净后浸泡14-15小时,再进行蒸熟。蒸完冷却后用手反复捏搓蒸米,手感柔软无硬心米时,进行冷冻。要将糯米饭冻成冰晶体后再用手将饭团块搓散。而后移至晒场上晒干,直至半透明时为冻米。将冻米炒制成爆米花后,倒入用白砂糖、饴糖和清水熬成的糖稀,再放入花糖或花生米搅拌均匀。最后将搅拌到位的冻米糖滚平压实,切成余温尚存、厚薄匀称的片状冻米糖即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