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鲍岛1900
走在大鲍岛的老街上
脚步会不自觉地慢下来
灰砖路上印着行人的影子
老字号的招牌
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偶尔有风吹过
会带来包子的麦香
糖球的甜香、锅贴的油香……
--
这里没有围墙
却像一座 “活的非遗博物馆”
—— 每一口味道
都是城市的记忆碎片
每一家铺子,都是匠心的延续。
地址:即墨路51号106
面案前,
老师傅揉着面团。
蒸笼掀开, 白汽汹涌奔腾,
瞬间模糊了视线,待雾气稍散,
一只只硕大饱满的包子赫然眼前。
那面皮,在蒸汽里彻底苏醒,
蓬松暄软,带着粮食最本真的香气。
坚持老面发酵,
“三揉三醒”的传统手艺,
这样做出来的包子,
咬开时麦香先在嘴里散开,
紧接着是馅料的醇厚。
组图|微市北、大鲍岛1900
传承不守旧,
大邱包子几乎每年推出新馅料,
从最初四种至今已有十八般口味。
更惊喜的是,
如今在这里还能配上一杯现磨咖啡,
中西合璧,焕活味觉新体验。
图|微市北、大鲍岛1900
它几十年如一日,
以最实在的饱满,
回应着寻常百姓对温饱最朴素的渴望。
地址:即墨路33号102室
它是青岛人夏日记忆里
不可或缺的一抹清凉。
双色雪糕、夹心口味、
经典娃娃头、浓郁大白兔……
每一款都是沁入心脾的甜蜜。
美猴王以不变的品质
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味觉童年,
让冰甜延续,
陪伴一代又一代。
组图|微市北、大鲍岛1900
在未来的日子里,
美猴王雪糕将继续陪伴着
青岛人走过每一个炎炎夏日,
继续为人们带来清凉与甜蜜。
地址:即墨路6号
图|@吃喝游购in青岛
源自孟洛川先生的百年品牌,
此次焕新回归,
不仅延续匠心制作
——老师傅手工缝制的旗袍、
精美的国风饰品一一陈列,
更融合文创手作、变装体验、
儒商文化课堂等多元内容。
在这里,
你甚至可以边品味现磨咖啡,
边沉浸于传统与时尚交织的空间氛围。
组图|@微市北、大鲍岛1900
无论是品味传统还是追求时尚,
瑞蚨祥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场所,
让人们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
找到一片宁静和文化的归属感。
地址:即墨路33号101、102
从路边小摊到知名品牌,
王姐烧烤用一抹酱香征服了无数食客。
烤鱿鱼Q弹鲜嫩,
肉串香而不腻,
成为许多人
无论走多远都心心念念的“家乡味”。
组图|@微市北、大鲍岛1900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王姐烧烤的摊位前总是围满了食客。
炭火的温度恰到好处地
炙烤着各种食材,
滋滋作响的声音伴随着阵阵香气,
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不禁停下脚步。
烟火升起处,
便是记忆最温暖的归处。
地址:潍县路60号
图|@大众点评
这里的锅贴不仅好吃,还会“唱歌”。
煎制时滋滋作响,
如同一曲美味交响。
老师傅娴熟转锅,
锅盖揭开,香气如浪扑面!
锅贴底部已烙成均匀诱人的金黄 ,
咬开焦脆的底壳,
内里的汤汁滚烫鲜香,
瞬间唤醒所有感官。
组图|@大鲍岛1900、大众点评
地址:李村路38号
图|@玉柱花饽饽创始人
这种传统面点不仅是一道美食,
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每一只玉柱花饽饽都承载着
手艺人的情感与温度,
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入口麦香纯正,嚼劲十足,
品尝它的人
不仅能感受到味蕾的满足,
更能在心灵深处
体会到那份宁静与质朴,
这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中
难得的美好体验。
组图|@微市北、大鲍岛1900
地址:芝罘路73号
佛桃高粱饴,软糯清甜,
是老青岛人记忆里的经典味道。
对于老青岛人来说,
佛桃高粱饴不仅仅是一种糖果,
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它承载着儿时的回忆,
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许多老人带着孙辈前来,
让这份甜,代代相传。
组图|@大鲍岛1900、佛桃食品
地址:芝罘路78号
高家糖球,不仅是零嘴,
更是一门百年糖艺。
第四代传承人开放制作过程,
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糖球诞生之旅。
在糖球的制作过程中,
那“雪里红”糖丝宛如雪花般轻盈,
白里透红,色泽诱人。
当咬下一口,
脆甜与酸甜的完美交织
瞬间在舌尖绽放,
这种独特的口感令人难以忘怀。
组图|@微市北、大鲍岛1900
高家糖球,
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零食,
它代表了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延续,
以及对工艺的精益求精。
或许,我们爱的不只是这些味道
更是味道里的时光:
是小时候趴在柜台前等雪糕的期待
是过年时捧着花饽饽的欢喜
是长大后回到老街
还能吃到 “熟悉的味” 的安心
--
大鲍岛的老街还在
这些老味道也还在
它们像一个个温柔的锚
把青岛的温度与记忆
稳稳地拴在了舌尖上
代代相传,从未走远
上一篇:干香小炒鸡:妈妈灶台上的江湖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