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还是个顿顿靠外卖的人。打开外卖软件,对着满屏的选项纠结半小时,点来的餐食要么油腻要么寡淡,吃多了总觉得胃里不舒服。直到一次急性肠胃炎住院,医生说“少吃外卖,多自己做饭”,我才被迫走进厨房,没想到这一进,竟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第一次做饭堪称“灾难现场”。照着食谱做番茄炒蛋,结果盐放多了齁得慌,鸡蛋炒成了“蛋渣”;煮面条没看时间,煮成了黏糊糊的“面糊”;炖排骨汤忘了撇浮沫,汤里全是杂质,根本没法喝。我盯着一桌“黑暗料理”,差点就放弃了,可想到外卖的油腻,还是硬着头皮试了第二次。
慢慢摸索下来,我发现做饭是件“熟能生巧”的事。我从最简单的快手菜学起:青椒肉丝、清炒时蔬、番茄金针菇汤,每做一道菜就记笔记,记下盐放多少、炒多久。后来我开始尝试复杂一点的菜式,比如可乐鸡翅、红烧排骨,失败了就查原因,成功了就拍照记录。现在的我,不仅能轻松做出一桌子家常菜,还能偶尔复刻网红美食,比如巴斯克蛋糕、部队火锅。
做饭给我的改变远不止味蕾上的满足。以前我总觉得“做饭浪费时间”,现在却享受这个过程。下班回家,系上围裙走进厨房,切菜时听着刀刃碰到砧板的“咚咚”声,炒菜时闻着食材受热后的香气,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看着家人吃着我做的菜,说“真好吃”,那种成就感是外卖给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做饭教会了我耐心和从容。食材需要时间慢慢烹饪,就像生活需要慢慢经营。急着炒的菜会糊,急着要的结果会差,不如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来。现在的我,不仅戒掉了外卖依赖症,胃舒服了,心态也更平和了。原来做饭从来不是负担,而是治愈生活的良药,那些在厨房里度过的时光,都变成了滋养生活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