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觉得一个人吃饭是件孤单的事。直到三年前开始独居,我才慢慢发现,一人食也能吃出满满的仪式感。
刚开始独居时,我总随便对付:泡面、外卖、速冻饺子轮流上阵。直到有次感冒发烧,躺在床上吃着冷掉的外卖,突然觉得很委屈——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又指望谁来疼惜呢?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再忙也要好好吃饭。
我给厨房添了小巧的餐具:粉色的陶瓷碗、蓝色的马克杯、木纹的餐盘。哪怕只做一道菜,也要摆得整齐好看。早上,用小锅煮个溏心蛋,配上面包和热牛奶;中午,在公司带自己做的便当,荤素搭配,同事都羡慕我吃得健康;晚上回到家,哪怕累得不想动,也会煮一碗面条,加个青菜和番茄,看着热气腾腾的汤面,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周末有空时,我会挑战复杂的菜式。学着做妈妈的拿手菜红烧肉,一遍遍调整糖色和火候;尝试做烘焙,烤焦的饼干虽然不好吃,但满屋的黄油香很治愈;偶尔还会给自己做个小蛋糕,点上一根蜡烛,就算没人庆祝,也要好好犒劳自己。
现在的我,再也不觉得一人食孤单了。好好吃饭不是矫情,是对生活的热爱。当你认真对待一顿饭,把食材变成美味,看着它们在餐桌上散发着热气,就会明白:生活的仪式感,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一人食,也能吃得热气腾腾,活得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