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今天咱聊聊神秘的敦煌藏经洞。这藏经洞的封闭时间,还有西夏军来的时候,僧人到底是咋紧急处理的,一直是大家超感兴趣的话题。
关于藏经洞的封闭时间,那说法可多了去了。斯坦因呢,他看到洞里写经及绢画题记年代最晚的是 10 世纪末,就推测大概在十一世纪初叶封闭的。伯希和呢,因为洞里没有西夏文题记和西夏文文献,就觉得是在 1035 年西夏进攻敦煌的前夕封闭的,罗振玉、姜亮夫他们也同意这说法。日本学者藤枝晃,从洞里多是写本文献,印本文献数量极少这点判断,当时正赶上印本佛经取代卷轴装佛经,所以时间大概在 1002 年之后不久,施萍婷、张涌泉、何昌林他们也这么认为。荣新江根据洞里最晚的一件有纪年的文书是宋咸平五年(1002 年),结合当时西北的社会历史环境,觉得藏经洞的封闭和于阗灭黑韩王朝有关,时间是 1006 年。沙武田又依据第 16 窟现存表层壁画表现出的 “末法思想”,还有曹氏归义军时期与辽朝的交往情况,得出封闭时间约在 1014—1020 年或稍后。殷晴则根据《宋史・于阗传》记载,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 年)于阗请求宋朝出兵攻打西夏,宋朝同意了,这消息可能引发了敦煌佛教徒的恐慌,所以封闭了藏经洞,谭真赞也支持这观点。关百益认为是蒙古军对敦煌的进攻导致藏经洞封闭,时间在 1228 年之前。张维觉得是在元明易代之际(1348—1368 年)封闭的。
这么多说法,哪种更靠谱呢?咱来分析分析。曹氏归义军执政的时候,内部没出现家族争权血拼、暴力夺权的情况,所以那时候封闭藏经洞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大概到 1036 年,敦煌归义军才被西夏灭掉。从藏经洞出土文物,还有学者考证的严谨程度来看,封闭于曹氏归义军晚期,感觉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
那西夏军来的时候,僧人到底咋紧急处理的呢?咱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气氛得多紧张啊。消息传来,说西夏军要来了,莫高窟附近的三界寺里,僧人们肯定都慌了神。他们辛辛苦苦积攒了那么多年的经卷,那可都是宝贝啊,可不能就这么毁于战火。于是,大家紧急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你一言我一语,有人着急得直跺脚,有人眉头紧锁,最后,他们决定把三界寺全部的经卷和佛教供养具赶紧封存起来,躲避可能到来的战争灾难。
僧人们开始行动起来,他们经过仔细勘察,选了三界寺附近的一个洞窟,这个洞窟可不一般,是晚唐时期敦煌地区河西都僧统洪和尚的影窟。这洪和尚,就相当于现在当地佛教协会会长的角色,他圆寂后,人们给他建了这个影窟,也就是纪念堂。僧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洪和尚的塑像请出影窟,腾出地方来放那些珍贵的经卷。他们整理经卷的时候,肯定是轻手轻脚的,眼神里满是不舍和担忧。所有佛经都搬入洞内后,僧人们码放得整整齐齐,就怕有个闪失。为了万无一失,洞窟封闭之后,僧人们还专门请人在封闭的整面墙壁上绘制了壁画,用来掩人耳目。你说,他们当时得有多谨慎啊,每一步都生怕被人发现。
不过呢,关于藏经洞封闭的原因,除了躲避战乱,还有 “废弃说”。有人觉得洞里那些东西都是敦煌僧众抛弃的无用废品,因为佛经多,又不能随便丢弃或烧毁,就用这个石室封存起来了。但也有人不同意这说法,像施萍婷就觉得,10 世纪末僧人们还在孜孜以求的佛经,11 世纪初叶不可能那么快就成了 “废纸”。
哎呀,这敦煌藏经洞的故事,真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封闭时间和封闭原因,到现在都还有争议。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经卷和文物,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大家要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不妨多去研究研究,说不定能发现新的线索呢。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记得动动你们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愿大家都发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