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酸笋臭得跟啥似的,咋吃啊?"去年邻居闻到我家泡酸笋的味儿,捂着鼻子直皱眉。结果尝了我做的酸笋炒牛肉后,硬是端走了半坛子。作为在广西生活了十年的"外来媳妇",今天就把婆婆手把手教的土法泡酸笋秘诀,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一、选笋处理是关键
1. 选笋要挑"未成年"
选笋尖发紫的嫩竹笋(太老的纤维多)
直径3cm左右最合适(比大拇指粗点)
早上现挖的最新鲜(我去年用超市买的,泡出来发苦)
2. 预处理三步骤
剥壳后切滚刀块(接触面大更易发酵)
淡盐水浸泡2小时(去涩味比焯水好)
晾到表面微干(生水会导致腐烂)
二、两种家常做法
1. 快手版(3天可吃)
玻璃罐开水烫过
笋块+凉白开+1勺糖+1勺盐
关键:加半碗淘米水(加速发酵)
25℃环境放3天(闻到酸味就能吃)
2. 传统版(酸香更浓)
陶坛用白酒消毒
笋块压紧实
倒入没过笋的凉白开
压上干净石头
密封阴凉处放15天(去年泡的这版,邻居说香得能拌饭吃)
三、成功秘诀
加片新鲜竹叶(防杂菌)
每天开盖放气(防爆坛)
表面白膜别慌(捞掉就行)
四、避坑指南
别用金属容器(会发黑)
沾油必坏(筷子也要干净)
太冷可放米缸(保持发酵温度)
记得第一次开传统坛子时,酸香窜得满屋都是,老公从沙发上弹起来:"啥玩意儿这么香?"后来炒了盘酸笋肥肠,他连汁都拌饭吃了。其实美味就像生活,需要时间慢慢发酵。
你家泡酸笋有什么独门技巧?快来评论区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