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刷到麻辣香锅的视频,瞬间被勾得馋虫乱窜 —— 外面馆子的香锅总嫌食材不是自己爱得,要么荤菜太少,要么蔬菜煮太烂,索性自己动手,冰箱里翻出肥牛、午餐肉,再配上西兰花、香菇,连爱吃的宽粉都安排上,用火锅底料一炒,满屋都是麻辣鲜香,吃一口满是满足,原来自己做的香锅,才是 “量身定制” 的美味!
麻辣香锅源于川渝,本是将火锅食材一锅炒香,后来慢慢变成家常快手菜。不用熬复杂的汤底,一块火锅底料就能搞定灵魂香味,食材更是随心所欲 —— 喜欢荤的多放肥牛、虾滑,爱吃素的加满蔬菜,连煮到吸汁的豆制品都能成为 “隐藏彩蛋”,做法简单又灵活,新手也能一次成功。
一、食材准备(2 人份,可按喜好替换)
荤菜(选 2-3 种,爱吃啥放啥):肥牛卷 100g、午餐肉 1 罐(切厚片)、虾滑 50g(切块)、火腿肠 2 根(切片)、鸡胸肉 100g(切条腌制:加 1 勺淀粉 + 1 勺生抽 + 少许料酒抓匀)
素菜(选 3-4 种,脆嫩吸汁都合适):西兰花 1 小颗(切小朵)、香菇 5 朵(去蒂划十字)、土豆 1 个(切薄片)、宽粉 1 把(提前泡软)、娃娃菜 1 颗(撕片)、豆皮 1 张(切条)
灵魂调味:火锅底料 50g(选麻辣或香辣味,根据能吃辣程度调整)、生姜 3 片、大蒜 5 瓣(切片)、干辣椒 5 个、花椒 1 小把、葱花少许、食用油适量
二、制作步骤(全程 20 分钟,关键在 “食材处理” 和 “炒香底料”)
1. 预处理食材:分开焯水更入味。麻辣香锅的食材别一股脑下锅,提前分批次焯水,才能保证每种食材口感刚好;难熟的先煮:土豆薄片、宽粉放入沸水中,煮 2 分钟至土豆变软、宽粉透明,捞出过凉水(防粘连,更劲道);易熟的后煮:西兰花、香菇、娃娃菜放入沸水中,加 1 勺盐(保持翠绿),煮 1 分钟至断生,捞出沥干水分;荤菜处理:肥牛卷放入沸水中,煮至表面变色(约 30 秒),捞出撇去血沫;鸡胸肉条单独炒至变白,盛出备用(避免煮老)。所有食材处理好后分开放置,别堆在一起,防止出水影响口感。
2. 炒香底料:香味的关键一步。锅中放 2 勺食用油,油温五成热时,放入姜片、蒜片、干辣椒、花椒,小火慢炒 1 分钟,炒出香料的香味(注意别炒糊,花椒糊了会发苦)。接着放入火锅底料,用铲子不断翻炒,直到底料完全融化,炒出红油(这一步要耐心,底料炒透了才香,不会有生油味)。如果喜欢更浓郁的味道,还可以加 1 小勺豆瓣酱,一起炒出香味(但要注意别太咸,后续不用额外加盐)。
3. 分批次炒食材:保证口感不软烂。先下荤菜:放入午餐肉、鸡胸肉条、虾滑,中火翻炒 1 分钟,让荤菜均匀裹上红油底料,吸收香味(午餐肉可以多炒 10 秒,边缘微焦更香脆);再下难熟素菜:放入土豆、宽粉、豆皮,翻炒 30 秒,让这些吸汁的食材先挂上酱汁;最后下易熟素菜:放入西兰花、香菇、娃娃菜、肥牛卷,快速翻炒 1 分钟,确保所有食材都裹满底料,没有多余水分(别炒太久,易熟素菜煮软了就不好吃了)。炒好后关火,撒上一把葱花,香喷喷的麻辣香锅就做好了,直接端锅吃更过瘾!
三、新手必看技巧(做好这 3 点,比馆子还好吃)
1.食材选择有讲究:
吸汁类必放:宽粉、豆皮、午餐肉、香菇,煮后满是酱汁,超入味;脆嫩类别煮久:西兰花、娃娃菜、生菜,焯水 1 分钟就够,炒的时候快速翻拌,保持脆感;避免出水多的:比如番茄、黄瓜,容易让香锅变稀,失去浓稠的口感。
2.火锅底料用法:
控制用量:500g 食材配 50g 底料刚好,吃辣能力弱的可以减到 30g,避免太辣;炒透是关键:底料一定要炒到融化出红油,否则会有生涩味,影响整体口感;调味补充:如果底料味道淡,可加 1 勺生抽提鲜,别加盐(底料和生抽已有咸味)。
3.火候把控:
炒香料和底料用小火,防糊;炒食材用中火,快速翻炒,避免食材出水或煮烂;最后别煮太干,留少许汤汁,拌米饭、蘸馒头都超香。
自己做的麻辣香锅,想吃啥就放啥,荤菜堆得满当当,素菜脆嫩又吸汁,每一口都是自己喜欢的味道。周末花 20 分钟做一锅,配着米饭吃,麻辣鲜香超下饭,再也不用等外卖,嘴馋了随时安排,真的太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