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谍报上不封顶》日前发布预告片,剧中主角一句“给我打包一份德兴馆的焖猪蹄”,瞬间让这道未在镜头前展露真容的上海老字号菜品,成了大众热议的焦点。不少人好奇:大家讨论的这家德兴馆,是否就是剧中所指的“德兴馆”?而这道让主角惦念的上海焖猪蹄,到底是道怎样的菜?
先聊聊剧中提到的“德兴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海的“德兴馆”与“上海德兴馆”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今大家常简称的“德兴馆”,实际位于广东路,全名为德兴面馆,从名字就能看出,其主打特色是各类面品;而“上海德兴馆”则是另一番模样,它是凭借非遗本帮菜闻名遐迩的中华老字号,还被老上海人亲切地称作德兴菜馆,如今已开设多家连锁分店,延续着老味道。
上海德兴馆初创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店内厨师多为拥有数十年烹饪经验的上海本地人,尤其擅长烧、炖、炒、烩、炸技法。它的历史,与上海老城厢十六铺紧密相连。早年,土生土长的上海小贩阿生,在法租界洋行街(今阳朔路)南首的真如路2-4号,开了一家双开间门面的酒菜馆,专门供应红烧肉、黄豆芽炒肉丝、咸肉豆腐汤、红烧小黄鱼等上海人钟爱的家常菜,附近的码头工人常来光顾。后来,店面转让给营造商万云生。颇具经营思路的他,在原址翻建了三层楼饭店,挂出“上海德兴馆”招牌。因地处十六铺、背靠老城厢,他也自然而然萌生了创制上海本帮特色菜肴的想法。
此后,团队依据浦东民间菜肴的精华进行改良,做菜时首重选料,逐步形成“选料严谨,四季有别,重视汤菜,风味清鲜”的经营特色,还创制出青鱼秃肺、下扒甩水、扣三丝,以及被誉为“天下第一参”的虾子大乌参等数十道流传至今的名菜,成为当时本帮菜系的代表。上海德兴馆也因此成为上海滩政界、银行界、文艺界知名人士宴客、聚餐的首选地,周璇、赵丹、周信芳、俞振飞、童芷苓、白杨等文艺界“大咖”均是这里的常客。如今,上海德兴馆的“德兴馆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已被列入非遗名录。
再说回德兴面馆。其创始人沈遐兴于1878年选址老闸桥南堍(现福建中路529号)开设首店,店铺以供应面点为主,本帮菜品为辅。2003年,德兴面馆迁至广东路福建中路口,成为如今的德兴面馆广东路店,店招为“DX德兴馆”。如今经营仍以面业为主,同时兼营四季糕点、卤味熟食、点心等方便食品外卖,深受食客喜爱。
至于备受关注的上海焖猪蹄,是不折不扣的本帮红烧代表菜品。老上海对它的地道叫法是“上海焖蹄”,这里的“蹄”通常指猪蹄膀。据上海德兴馆非遗传人梅林介绍,这道菜一般选用猪前腿蹄膀,其肉质紧实、脂肪分布均匀,以酱油、冰糖等调味。经约2小时耐心焖煮后,菜品色泽红亮,卤汁浓稠且挂于肉上,口感软糯、肥而不腻,因此以热吃为佳,方能品尝到其中的美妙滋味。
不过,无论是“德兴面馆”还是“上海德兴馆”,都各自承载着申城的历史记忆与美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擦亮着自己的金字招牌。一部剧、一句台词能带动老字号美食走红,也是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守正创新。期待未来老字号能借助这类创新,持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