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燃起,锅勺碰撞,37张年轻面孔与11位星级粤菜师傅集结亮相,空气中不仅飘荡着食材香气,更弥漫着无声却炙热的期待。9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集训营在中山拉开帷幕,30余位青年学员开启为期十五天的学习之旅,角逐“湾区融合一桌菜”创作者席位,争夺“乡村创业主理人”的入场券。
来自佛山、香港、澳门的不少学员,采访中不约而同提到了自己对“湾区融合菜”的理解,有人想将港澳的饮食元素融入现代粤菜,有人想做一道代表湾区融合的菜。在风味交融的烹饪对话中,融合一桌菜,照见一方文化。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魅力,正体现在以一道菜融汇万家灯火、以一灶烟火温暖千万人心的美好愿景中。
星级名厨集结,传授不止于技
本次集训营由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大湾区“9+2”城市餐饮行业协会共同打造,既是粤菜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也是深化区域协作、促进饮食文化与人才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活动旨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粤菜师傅高质量就业创业,传承创新粤菜文化,以粤菜为媒深化大湾区人文交流与协同发展,推动中山市(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示范带乡村粤菜餐厅提质升级。
阵容豪华的“导师天团”是本次集训营的亮点之一。11位星级名厨各怀绝技,有广州经典粤菜传承人李纯展,深圳“精细潮州菜”领军人物邱镇城,珠海市“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主持人余斌照,具有国际餐饮经验的佛山顺德名厨王福坚,惠州东江客家菜名厨曾世英,东莞“西餐与中餐融合创新”代表蓝武强,中山石岐乳鸽非遗传承人郑耀荣,江门“粤菜师傅”工程名师区溢培,肇庆广宁粤菜烹饪领域领军人物谭志军,香港米其林星级食府名厨林思聪,澳门名厨苏伟良等。
本次集训营以“技能+创业”双主线融合为核心,创新采用“集训+实践+路演”一体化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纸上谈兵”的教学局限。在为期七天的名师集训阶段,学员将系统研习大湾区各城市的标志性菜肴,11位名厨带领学员深入味觉腹地,贯通大湾区厨艺精髓,为创业之路夯实基础。
“美食发烧友”跨界而来
教室里,灶台前学员们凝神聆听,不时有人拿出笔记本飞速记录着师傅强调的火候秘诀,或是默默练习刚学的翻勺切配手法……
“我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专业的毕业生,但我喜欢粤菜,希望传承家乡饮食文化。”像中山学员刘东平的一样的,此次入选的37位学员,80%是“90 后”“00 后”,既有烹饪专业学生,也有从金融、机械等行业跨界而来的“美食发烧友”。有人已在旧金山中餐馆掌勺,也有人带着回乡创业的梦想而来。
如何成为未来粤菜主理人?广东省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中山市烹饪协会会长郑耀荣对学员寄予厚望:“我希望你们‘猛’练基本功、更要‘猛’搞新意思,未来的粤菜主理人,不仅要会掂勺,还要懂品牌、会讲故事、能把握市场。”
融合一桌菜,照见一方文化
佛山顺德的学员代表庄嘉宜原专业是旅游管理,受厨师父亲影响转而专攻烹饪。她构思的“湾区融合菜”将以顺德鱼生为本、广府啫啫煲为香,再融潮汕鱼丸之弹、东莞腊肠之味,寓意湾区风味融合。
来自香港的学员阮嘉辉已有十余年厨师经验,他坦言:“这次来就是想跟各地师傅学不一样的粤菜,如果要用一道菜代表湾区融合菜,我会选鸡作为主要食材,但会用创新的做法去演绎。”
澳门学员林静欣则更看重烹饪带给家庭的温暖。“我喜欢为家人做菜,他们工作一天很辛苦,能做一道菜让他们开心,我就很满足。”她表示在集训中获益良多,“小组协作氛围很好,大家互相帮助。我也希望有机会成为‘湾区融合一桌菜’的主创之一,将港澳的饮食元素融入现代粤菜。”
凭火候见真章,用滋味连人心。对一道道地方风味的深入研习,正是为“湾区融合一桌菜”的创作积蓄能量。
作为本次活动核心亮点与成果载体,“湾区融合一桌菜”不仅是优秀学员代表烹饪技艺与创新思维的集中展现,更是他们对大湾区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融合表达的生动实践。在风味交融的烹饪对话中,勾勒出一幅“美美与共”的大湾区饮食文化生动图谱。
文 | 记者 许悦
图 | 受访者供图(图片已传广州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