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宇峰站在黄鹤楼顶层的栏杆边,江风撩起他微卷的发梢。远处,长江如一条土黄色的绸带,将武汉一分为二。他深吸一口气,混合着江水潮气和芝麻酱香味的空气涌入胸腔。
“这就是武汉啊。”他轻声自语,指节分明的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栏杆,像是在输入某种密码。
三天前,吕宇峰还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调试代码。凌晨三点的咖啡已经凉透,屏幕上跳出一封邮件:“您获得的‘江城探索者’旅行奖励已被激活”。他盯着那行字看了足足五分钟,确认不是疲劳产生的幻觉。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首席程序员,他几乎不旅行——虚拟世界已经够复杂迷人了。
此刻站在这里,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甚至没做任何攻略。对于习惯将一切数据化分析的人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下楼时,他被一阵悠扬的琴声吸引。循声望去,一位白发老人正在廊下演奏一种他不认识的乐器。老人微闭双眼,手指在琴弦上滑动,音符如流水般倾泻。
“这是楚琴。”老人突然睁开眼,仿佛看穿他的疑问,“小伙子不是本地人吧?”
吕宇峰摇头,犹豫了一下在老人身边的石阶坐下。出乎自己意料,他竟和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聊了整整一下午。老人讲武汉的变迁,讲长江的脾气,讲琴声中的故事。吕宇峰很少和人这样聊天——他更擅长和机器对话,那有明确的逻辑和规则。
黄昏时分,老人收起楚琴,突然问:“你去吃过热干面吗?”
“还没有。”
“那你不算来过武汉。”老人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像展开的地图,“走,我带你去一家,我儿子开的。”
面馆藏在小巷深处,油腻的桌椅,墙上挂着发黄的老照片。老人亲自下厨,面条淋上芝麻酱,撒上萝卜丁和葱花,热气腾腾地推到他面前。
“吃面要快,坨了就不好吃了。”老人示范着,吸溜得响亮。
吕宇峰学着他的样子,第一口就被浓郁的味道击中。那不是精致的美食,却有一种粗犷的真实感,就像这座城市的气质。
“您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时间陪一个陌生人?”他终于问出憋了一下午的问题。
老人擦着手,笑道:“武汉人就是这样啊。长江水养出来的人,都知道流水不腐的道理。相遇就是缘分,何必分陌生熟悉?”
那晚,吕宇峰沿着长江大桥漫步。江风吹散暑热,对岸灯火渐次亮起。他忽然想起老人的话,想起东湖的荷花、省博的编钟、清晨的豆皮香,还有那些陌生却热情的面孔。
他掏出手机,给北京的同事发了条消息:“帮我延期返程机票。另外,申请启动武汉分公司的筹备计划。”
对方很快回复:“为什么?你才去了三天。”
吕宇峰停下脚步,看向江面。一艘货轮正鸣笛驶过,浪花拍打着堤岸。
“有些代码,”他慢慢输入,“只有在现场才能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