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西安开幕,围绕“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全国政协委员、台盟陕西省委会主委陈玉玲代表省台盟,以《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构建陕西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题作大会发言。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构建陕西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陈玉玲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陕西省委会主委
代表省台盟
一、打造高效率的开放通道。制定全省陆港空港协同发展总体规划,打通省内航空、铁路、公路直达运输网络,推进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速布局国际物流网络,将陕西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十字型”战略枢纽。打造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发挥临空、保税、自贸、口岸、跨境、航权等方面综合优势,推动机场与港城、港贸、港产融合发展。突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枢纽作用,建设“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和中欧班列跨境电子商务全国集结中心。
二、建设高能级的开放平台。推进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综合承载力。推广“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利用自贸试验区、服贸试点、综保区、协同创新区等叠加优势,推动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向园区加速聚集。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试点经验,探索制定服务贸易、国际铁路运输、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和规则。
三、发展高层次的开放产业。全力打造中欧班列经济圈,聚焦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电子元器件、新材料、资源加工等产业,在经济圈内规划专业化园区,形成“前港后厂”布局,打造开放型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离岸贸易等新业态,大力推动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发展壮大,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设立生产基地和海外仓,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经济圈、海南自贸港的产业对接,完善与香港、澳门的常态化对接机制,策划引进一批标志性产业合作项目。
四、形成高品质的开放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探索服务型执法模式,提升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等改革试点,实现数据共享、流程优化,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深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协调、数据共享与联合奖惩,推进市场化法务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受理机制、营商环境定期评估和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银企融资对接等机制,持续扩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成效。
(来源:各界导报 摄影: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