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栊门在智能时代依然能“通风”,冷巷在空调时代还可以“纳凉”,药洲在环保时代也有“活水”环绕……8月31日上午,随着大型挖掘机进场,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广州园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今年12月底前竣工。届时,古广州山水格局和岭南市井生活场景,将浓缩进扇形画卷,为观者带来“广式生活美学”的沉浸式体验。
广州园是中国园林“四大流派”之一岭南园林的代表,将与苏州园、北京园、上海园共同构成“四园鼎立”的景观矩阵。在北园核心片区,记者看到广州园整体地形平坦,轮廓呈扇形,北边呈圆弧状与主园路平行。该园占地2500平方米,西侧紧邻苏州园,南侧与老虎山主峰“灵运阁”形成对景。
据悉,该园设计团队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园林院)从广州“番山、禺山”“药洲遗址”等历史根脉中提取灵感,通过岭南掇山理水手法、青砖墙和九曜石等元素,再现岭南山水格局和建筑风貌。在该园入口处,将有一座精巧的门楼,融合岭南特色“趟栊”结构。门墙两侧,西式花境(薰衣草、鼠尾草)将与中式游园(九里香、勒杜鹃)一唱一和,凸显岭南园林“中西合璧、通透灵动”的特色。园内核心的“药洲”景观,将重现“花药氤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的南汉皇家园林遗韵。
“我们复刻了广州侨乡之情——广州白天鹅宾馆‘故乡水’经典意境,带来与明代广州羊城八景之‘番山云气’意境结合的‘故乡水’,既体现广州思乡的时空深度和广度,也借以唤起温州‘侨乡’的共同记忆。”主创设计师广州园林院三院院长杜凡介绍道。
广州园还将突破传统展陈模式,引入AR导览、全息投影、智能雾喷等数字技术展示岭南风貌。游客扫描趟栊门可观看19世纪西关大屋生活场景。夜间,全息投影技术让通草画在墙面上流动——19世纪广州港的商船、十三行的商帮、市井中的小贩逐一浮现。
展园还注重可持续设计,如冷巷利用山体负压通风,结合智能雾喷系统,可降温3℃。盲道触觉博物馆、儿童互动投影等设计,确保视障人群与儿童均可参与体验,践行“全龄友好”理念。园内番禺堂、禺山山洞可整体用于展后运营,涵盖轻餐饮、文创零售、植物沙龙,实现“展园即生活场”。通草画投影、粤剧表演与花事活动、趟栊门等将形成“非遗活态展示”。
未来,全园将转型为承载岭南文化的“岭南文化客厅”,持续服务温州市民。
来源: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编辑:旸谷
审核:王欣杰 方赞
监制:翁逻沿 李冶
总监制:邓雄杰
往期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