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的江苏盐城,黄海之滨的风还带着咸湿气息,276 位陶艺爱好者的行囊中,躺着方诚旅游(景德镇)国际旅行社定制的青灰色陶纹收纳箱 —— 箱身印着釉下彩绘经典缠枝莲纹样,内侧分层装着调色盘、勾线笔与创作草图本,“方诚” 二字以淡墨釉色印在箱盖内侧,打开时便如见陶瓷底款般雅致。9 天的景德镇古窑、陶溪川 “陶瓷釉下彩绘进阶” 主题游,便从这只满是陶瓷匠心的收纳箱开始。
古窑:釉下彩绘的进阶技法启蒙
清晨的景德镇古窑,老窑房的青砖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陶艺爱好者们已在长条工作台前就位。每位爱好者身旁都坐着一位陶艺大师,一对一教学模式让指导格外精准。李大师握着一位爱好者的手,调整勾线笔角度:“釉下彩绘的线条要‘稳、细、匀’,笔尖蘸料后先在试色纸上轻划,跟你们画工笔画时‘试笔调墨’一样,避免料多晕染,这是进阶创作的基础”。
他指着桌上的环保釉料:“这些都是无毒款,原料取自天然矿物,即使不小心沾到皮肤,用清水就能洗净,跟你们平时用的食品级颜料一样安全,放心大胆地调色”。李大师还针对不同基础的爱好者定制教学方案:基础扎实的练习 “青花分水” 技法,用不同浓度的青花料表现层次;刚入门的先从 “釉里红” 单色勾勒练起,“跟你们学画画从单色素描过渡到色彩一样,循序渐进才能掌握进阶技巧”。每次练习后,大师都会逐笔点评:“你这处分水的过渡很自然,要是青花料再稀释些,层次会更丰富”,细致程度堪比私人画室的专属指导。
陶溪川:釉下彩绘的创意进阶实践
陶溪川的文创工坊里,落地玻璃窗外是错落的红砖窑房,陶艺爱好者们正进行釉下彩绘创意创作。王大师站在一位爱好者的工作台前,看着她设计的 “江南水乡” 图案:“你想把盐城的湿地元素融入景德镇的釉下彩,这个思路很好,只是水面的青花料可以用‘积料’手法,跟你们画水彩时‘积水晕染’一样,能表现出波光粼粼的效果”。他还拿来自己的示范作品:“你看这处房屋的瓦片,用细笔蘸浓料勾勒轮廓,再用淡料填色,跟你们画建筑素描时的‘线面结合’一样,能让画面更立体”。
工坊里的工具配备十分贴心:定制的 “分水笔” 笔尖纤细,适合精细勾线;调色盘按 “冷暖色分区” 设计,“跟你们在画室整理颜料的习惯一致,避免颜色混淆”。每天的创作时间控制在 4 小时左右,“上午专注技法练习,下午进行创意创作,中间留足休息时间,跟你们平时的创作节奏一致,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手感”。傍晚时分,大家会把当天的作品放在恒温干燥架上,“釉下彩作品干燥时要避免风吹,跟你们保护水彩画的‘避尘防潮’一样,确保釉料附着均匀”。
带独立彩绘台酒店的创作保障
住的酒店离陶溪川仅 3 分钟步行路程,每间客房都配有独立彩绘台:台面铺着防滑软胶,“跟你们工作室的创作台一样,能固定瓷坯不滑动”;台旁的壁柜里整齐摆放着备用釉料与工具,“按‘勾线笔 - 分水笔 - 调色盘’分类,跟你们整理画室的习惯一致,方便取用”;台顶的射灯是 “45 度斜射” 设计,“光线均匀不刺眼,能准确还原釉料颜色,跟你们专业画室的照明设备一样,避免调色偏差”。
酒店的公共区域还设有 “作品展示区”,爱好者们可以把满意的作品放在这里交流:“你这处釉里红的发色很正,怎么做到的?”“我用了大师教的‘低温预热’手法,跟你们分享下细节”,热闹的讨论声里满是对陶艺的热爱。每天早上,酒店会提供温热的柠檬水:“创作时容易口渴,柠檬水既能解渴又能提神,跟你们在工作室喝的茶一样,助力灵感迸发”。客房的书架上,还摆放着《景德镇釉下彩绘技法大全》《陶瓷创意设计案例》等书籍,“要是想深入研究技法,这些书都能翻看,跟在图书馆查阅专业资料一样方便”。
离别的时候,每位陶艺爱好者的收纳箱里,都多了自己亲手创作的釉下彩瓷瓶、大师手写的技法笔记,还有印有自己作品图案的纪念瓷片。最后合影时,276 人举着瓷瓶站在陶溪川的窑房广场前,背景是夕阳下的烟囱剪影 —— 照片下面有行淡字:“方诚旅游(景德镇)国际旅行社”,像被釉下彩的温润光泽轻轻笼罩。
大巴驶离时,有位爱好者抚摸着瓷瓶说:“这趟进阶之旅,把釉下彩绘的精髓都学到了”。其实不用说,大师的一对一指导、安全的环保釉料、便捷的独立彩绘台,早把景德镇的陶瓷匠心,悄悄刻进了每个人的创作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