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威8月27日消息(记者魏晋雪)驼铃吹流沙,落日映孤烟,一望无际的大漠,透着雄浑,浸着古老。8月26日,“笔墨入山河·大家祁连行”活动“大家”一行前往苏武沙漠大景区,感受甘肃省民勤县在大漠长河里书写的“诗与远方”。
苏武沙漠大景区是民勤县重点打造的以沙漠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位于民南路23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区域,占地面积1.12万亩。规划建设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摘星小镇、苏武小镇、寒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防沙治沙新技术展示区、沙漠欢乐谷六大板块,正在逐步打造西部沙漠文旅产业先导区、腾格里沙漠暗夜旅游新范式、国内首个驿站型沙漠旅游综合体。
“左手边的作品叫做《远方》,由乔迁创作,作品以圆为形,代表日月升沉于地平线,象征时间,静默的马,代表漫长历史,作品下方一名健硕的男子目光眺望前方,是人类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行走在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苏武沙漠景区讲解员彭铁梅向大家娓娓道来。
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央广网发 民勤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悉,该创作营主要依托丰富的沙漠旅游资源,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开展高水准、高品质的雕塑创作,用艺术的形式诠释绿色环保、人沙和谐共生的理念,目前共呈现了132件作品。
“河西走廊是我一直很喜欢的地方,今天来到这儿,更让我大吃一惊,在这样一片大漠之中,有这样一组组雕塑,并且都是世界级艺术家的杰作。仿佛这些雕塑就该属于这里,这里赋予了它们生命。”中国报业研究院副院长、著名诗人、散文家周立文对创作营的作品赞不绝口。
民勤摘星小镇(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几百米开外的摘星小镇,则立足沙漠和星空资源,以沙漠观星为主题,利用独有的沙漠地形地貌,以宇宙银河系为设计主线,分别采用集群式球形、双峰帐篷等设计风格,打造集科普、研学、旅游为一体的全国首个沙漠天文科普特色旅游基地。游客置身其间,可感受栖身银河、漫步苍穹、手可摘星的无限神秘和美妙。
苏武沙漠大景区是民勤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持续擦亮“沙海绿洲·风光民勤”文旅品牌,聚力打造河西沙漠生态旅游新兴区。面对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荒漠化面积88.18%独特地理条件,民勤县锚定沙漠生态旅游主攻方向,创新做好“点沙成金”大文章,获评“中国最佳沙漠生态旅游目的地”;面对县域内无高铁、火车等交通短板,大力发展低空旅游和自驾游,获评“美丽中国·自驾露营和低空飞行旅游名县”。
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雕塑作品(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14%、107%。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