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近 700 万中国游客奔赴日本,同比增长 187.9% 的数字背后,是跨境餐饮服务的供需失衡。作为日本收录 87 万家餐厅的巨头平台,Tabelog 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却仅有 2 万家餐厅支持线上预约,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语言壁垒始终是最大障碍。
传统预订中,邮件沟通周期长达数周,人工代订不仅收费高昂,还常出现信息误差。即便 Tabelog 推出微信小程序,支持中文服务和微信支付,仍未解决实时沟通难题。日本餐厅的电话预约文化,让不懂日语的游客望而却步。
技术创新正在打破僵局。
以 Dings omni 为代表的日本餐厅预定平台,通过 AI 电话预定功能实现突破,用户提交需求后,AI 系统自动完成通话预约,精准传达人数、时间等细节。这种模式省去人工介入环节,将预约成本降低,重塑了服务性价比。
行业呈现差异化发展路径。
Tabelog 凭借 1 亿月活用户和 87 万餐厅资源,通过小程序完成流量入口适配,强化生态优势;而 Dings omni日本餐厅预定APP专注垂直场景突破,用技术填补服务缺口。前者胜在餐厅覆盖广度,后者强在预约流程效率高,形成互补格局。
从用户体验看,简化流程是核心诉求。无论是小程序的支付适配,还是 AI 的自动预约,本质都是降低跨境消费门槛。Tabelog 的押金制和预付费模式,与 Dings omni 的即时确认服务,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风险偏好。
日本餐厅预订市场的演变表明,流量争夺之后是体验深耕。当技术让预约回归工具本质,游客才能摆脱繁琐流程,专注美食体验本身。在 700 万游客的庞大需求面前,多元解决方案的存在,才能让每一次跨文化用餐都顺畅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