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尝一尝我们的核桃糖、面包,帮提点意见。”贵州赫章经济开发区野马川园区,贵州赫桃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学菊的办公室里,放着很多自家公司生产的小吃,每每有人来访,她就会热情地递上一些。
“核桃糖很香、甜味适中,面包松软、口感绵密。”这样的反馈,吴学菊听到过很多次,但每一次还是很开心。
图源:微信公众号“赫章融媒”
吴学菊的公司生产的产品有40多种,但她总是见人就不自觉地首先推荐核桃糖和面包,因为这两款产品是她创业的“起点”。
吴学菊生长于赫章县财神镇倮布嘎村,后在朱明镇成了家。财神镇和朱明镇离得不远,且有一个共同点——核桃多。
“小时候,大人们卖核桃才2、3元一斤,而外婆用核桃和麦芽糖结合加工成核桃糖后,一斤就卖到了十多元。”外婆的巧思,在吴学菊心中悄悄扎下了根,并在2017年发了芽。这一年,外出务工3年的吴学菊回到家乡,开始制作核桃糖在财神、朱明等乡镇摆摊售卖。
2018年,吴学菊在朱明集镇上租下铺面,办起了核桃糖加工小作坊。开店过程中,她又学了糕点制作技术。
2019年,随着各种糕点制作技艺加身,吴学菊在赫章县城开起了烘焙店。门面的扩展,以及商品进入大型超市等售卖后,吴学菊的名字和店铺渐渐有了名气。
“做食品就是做人,品质就是良心,产品好不好消费者最知道。”秉持朴素的经营理念,吴学菊做出了口碑,获得了意外之喜——有学校开始找她订购面包。
图源:微信公众号“赫章融媒”
开始给学校供应面包后,吴学菊像打了鸡血一样,为了新鲜,她每天忙到深夜;为了物美价廉,她尽可能地缩减人力开支。
“很多时候,晚上睡两三个小时就起床,自己开车送面包。”为了不辜负信任,吴学菊甘之如饴。
随着找吴学菊订购面包的学校越来越多,她的创业之路也出现了转折——与其他公司合作。供货能力强起来的同时,吴学菊也面临新的问题,“不同的人理念不一样,管理员工和把控质量就不是自己说了算,我还是喜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思来想去后,吴学菊做出了单干的决定。
说干就干,吴学菊找到野马川园区的相关负责人。
“我想租一层。”
“给你两层吧!”
面对园区相关负责人的慷慨,一心想做大做强的吴学菊咬了咬牙,应承了下来。
“厂房租金的5%是用于联结脱贫户,能够带动更多人增收,我尽其所能嘛!”园区相关负责人的用意,与吴学菊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谋而合。
2023年4月25日,野马川园区B3栋厂房门口多了两块牌子:贵州赫桃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赫章学菊佳昱食品。
公司成立以来,凭借自身努力和园区扶持,核桃初加工、琥珀核桃、玉米核桃糖、桃酥、饼类、面包、馒头生产线带动公司规模与实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订购面包的学校从赫章县拓展到了七星关区,产品卖到了成都、大连、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工人在贵州赫桃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糕点
“现在我们正在建馅料生产线和豆腐生产线,建好后对本地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一年光是核桃就需要300吨左右。”吴学菊说,公司生产产品所需的核桃、板栗、苦荞、天麻等原材料基本都是在赫章县内购买。
带动农产品就地变现和升值的同时,吴学菊的公司还带动58人就业增收。工人们的月工资少的有3000多元,多的有8000多元,2024年发给工人的工资近400万元。
“她对员工真的很好,工作餐吃得好,奖金发得也不少。”说起吴学菊,正在剥核桃的蔡定菊言简意赅。
“对产品质量把关得好奖励,产品报废率低奖励,设备维护得好也要奖励……”为了给员工发奖金,厚道的吴学菊总喜欢“巧立名目”。
吴学菊的舍得,换来的是员工的真心付出,每次接到新订单,大家都会主动加班加点,再急的订单也能如期交货。有时候看到员工加班加得狠,反而是吴学菊忍不住喊大家先休息。
工人在贵州赫桃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糕点
“拿他们没办法,我能做的就是把公司经营得更好,让他们跟着我越来越好。”面对“执拗”的员工,吴学菊说:“其实摊子铺大、员工多了之后,我比之前还辛苦、压力还大,但能带动一些人不那么苦,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的动力之一。”
从摆摊卖核桃糖,到开公司办加工厂,一路走来,吴学菊最大的动力是自己的两个孩子。为了将“做产品就是做人”的理念一以贯之,她取自己和孩子名字中的字,组合成了产品商标——“学菊佳昱”。
对于吴学菊来说,这个商标意味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公司也是我的孩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三个’孩子带好,让他们茁壮成长。”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玲
一审:王云
二审:梁慧颖
三审: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