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哥早上好,还是老样子——俩烧饼一碗豆腐脑吧?”“李姐,你的糖烧饼和豆浆好了,慢用啊”……38岁的许作君在道里区滇池东路上经营着一家烧饼店。每天七点多,都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在来来往往的众多食客中,有一个固定群体是早餐店的忠实拥趸——自两年多前店铺专为环卫工人推出一元优惠价活动以来,这里便成了附近片区环卫工人们最温暖的“晨间能量补给站”。许作君的“一元早餐”为环卫工人筑起了一处暖心的港湾;而环卫工人们也用默默的付出与真诚的回馈,让这份善意有了更动人的回响。
“一元早餐”源自“意外邂逅”
“凡环卫工人进店购买,油盐烧饼、白糖烧饼、豆沙烧饼,豆浆、豆腐脑均售一元。”在许作君的烧饼店,门前摆放着显眼的广告。“推出这个活动,还是源自几年前那场‘意外的邂逅’。”许作君告诉记者,自己的小店是2022年5月开业的。由于工作原因,他需要每天凌晨三点就到店磨豆子、和面,为一天的营业做准备。“凌晨的街道黑漆漆的,本以为只有我自己在工作,但每次我都能看到在街道上保洁的环卫工人。”许作君回忆,穿着反光背心工作的他们就像黑夜里的星星,让人为之动容。” 随后的闲聊中,得知环卫工人们家中大多拮据,每天的一日三餐是他们最大的花销时,许作君忍不住心里发紧。经过考虑,开业半年后,他就立了规矩:只要环卫工人来店,油盐、白糖、豆沙烧饼,以及豆浆、豆腐脑,不管原价多少,都卖一元钱。
温暖的双向奔赴
许作君坦言,起初,这个决定让家人犯起了嘀咕:“糖饼、豆沙饼成本就超过一元钱,售价一元的豆腐脑几乎是‘卖一碗赔半碗’,图啥?”但许作君算的是另一笔账:“人家凌晨就为城市干净忙活,咱少赚点算啥!”第二天,他就把告事放到了店门口。
随后的日子里,许作军发现,环卫工们渐渐成了店里的“老主顾”。从开始起初只有五六人,到后来的十多人,再到现在其他片区的环卫工人也特意赶来,小店每天要接待三、四十名环卫工人。“饭量大的三块钱也能管饱,临走还有人会买两袋豆浆带着,说比矿泉水实惠。” 许作君笑着说,看着他们吃着热乎烧饼,自己的心里比赚多少钱都踏实。不仅如此,遇到当天的烧饼卖不完,许作君更是直接把打包好的烧饼和豆浆送给环卫工人们。
温暖的善意从不会单向流动。没过多久,让许作君感动的事发生了——每天进店前,环卫工人们总会顺手把门口的烟头、杂物扫干净;听说行人或者游客要买烧饼、吃早餐,环卫工人们也会拉着人家往店里带:“这家老板心善,饼也香!”
历经两年多,店门前“致敬环卫工人”的告事已经褪了色。许作君说,他会再重新制作一张,也会一直坚持“一元早餐”的决定。“虽然我的小店能力有限,但我相信,无论多微弱的光都会传递温暖。善意就像烧饼和炉火,你给它热,它一定就会返给你香。”
晨光穿过玻璃照进来
把许作君的工装染成了金色
也把这座城市
染得暖意浓浓
来源:冰城+客户端
记者:节永志 文/摄
编辑:刘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