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轿子上山”一直是个比较争议的事。
有人说这是“阶层差异”的体现,也有人说“一分劳动一分报酬”。
最近有个263斤的男子,也要坐轿子,更是再一次引发网友热议。
大家纷纷惊诧于“怎么抬?”“谁能抬?”“给多少钱?”
直到知情人爆出内幕,后续让人哭笑不得!
01
事情的最初起因是该男子想要去峨眉山半山腰的财神殿拜拜神。
但由于超重,BMI超标,导致膝盖常年承受压力。
医生也曾告知他,如果再爬山可能就需要换关节了。
但是眼看着生日逼近,自己的愿望就是能够上一次峨眉山的金顶。
于是在百般思索下,他想到了可以让轿夫抬自己上山。
说干就干,他当即就托朋友在景区找到最有经验的“滑竿队”。
滑竿就是给游客抬上山的“轿子”。
当师傅们听到这件事时,是既兴奋又担心。
兴奋的点在于,这是数十年也难遇的大单,因为该男子足足给出了21000元的高价。
这个价钱若按单次1000元来算的话,相当于抬了21个人,这怎么不让大家心动。
但是担忧的人就表示,他263斤我们能抬得动吗?
在经过短暂地协商之后,滑竿队一致同意,干!
但同意是一回事,能做到又是一回事。
师傅们碰到的第一个难关是,轿子太小怎么办?
为了给该男子找到合适的轿子,师傅们来来回回换了三次,最后找到勉强能乘得下男子身形的轿子。
该男子虽然还是感觉有点挤,但相比于不能上山实现愿望来说,这都不算什么。
于是,双方探讨过注意事项以后即刻出发!
然而,这条通往财神殿的路,远比想象中更艰难。
考虑到男子体重达263斤,为保证安全,师傅团队安排了9人轮流抬滑竿,4人一组轮流抬。
他们中谁累了就换,还有一人负责开路,以免撞到行人。
这是一项大工程,难度相当于每人背60-70斤的重物负重上山。
因为太过于显眼,他从被抬着上山开始就备受关注。
02
他们走的是从广福寺到仙峰寺财神殿的路线,往返总长42公里。
更重要的是,这段路一点也不好走!
不仅累计爬升高度较大,途中还会经过不少陡峭的石阶路段。
某些坡道坡度较陡,台阶密集且高低不均,除了危险,对师傅体力和膝盖都是考验。
师傅们一边要抬着男子,一边还要注意脚下。
因为稍不注意,最后就要落得人仰马翻的地步,于是没走多久,几人就满头大汗。
4名轿夫抬着这位彪形大汉,男子还与轿夫们一同喊着号子,旁边另有一人开路。
许多人下意识的停下来,又下意识的拿出来手机,毕竟这样的稀奇事可遇不可求。
有的游客就将这件事放在了网上,结果还没到山顶呢,网上就已经吵翻了天。
有人会觉得“山路确实难走,体力不支的话这样也正常”,对男子选择这种方式表示理解。
看到抬轿师傅们费力攀爬时,也会感叹他们的辛苦。
但是有些人看到这种就会上纲上线,认为这是阶级压迫,欺负老实人,还说师傅们没有尊严。
甚至有人说出了:
“坐在那里比地主老财还气派,这个胖子他的钱哪来了的,好好查一查吧,我们可是社会主义国家呀!”
不过,网上虽然吵翻了天,师傅们的脚步可是一点也没停。
就在大家尽力竭力的抬轿子的时候,天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一时间道路湿滑无比,这给本就难走的山路,更增添了几分惊险。
03
据师傅们说,男子口音是江浙一带的,性格开朗温和,面对下雨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同时为了不麻烦师傅,他拒绝了师傅帮他撑伞的好意,而是和师傅们一起淋雨上山。
一直到猴区大门口突然下起了暴雨,没办法走了之后,他才同意师傅把雨披搭肚子上并撑上伞。
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把他抬上了山。
但是登顶的喜悦是短暂的,返程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男子在山上简单住了一晚后,第二天就让师傅们抬着他原路返回。
不过幸运的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回去的路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前前后后,历经10小时,师傅们终于完成了这个壮举。
事后他还给师傅们每人一百块的额外打赏,并约定明年五月会再来,到时候会提前联系师傅。
师傅们也表示,到时候会专门给他做一个大点的轿子,让他更舒服。
最后,双方以和谐融洽的氛围结束了这场经历。
针对这件事,网友们的不同观点其实源于不同角度的看法。
如今各大景点几乎都存在滑竿师傅,且价格不菲。
这份工作也实实在在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游客们在看到这样的场景的时候,可以感叹一下生活的不易,但是不需要批判那些选择坐轿子上山的人。
毕竟没有这些人,师傅们的收入都直线降低。
同时不同的登山观也会造成争议。
有人认为登山的意义在于亲自挑战、感受过程,对“被抬上山”难以理解;
也有人觉得旅行的核心是抵达与体验,不必拘泥于方式。
这种差异本质上是不同生活态度的体现,无需强求一致,保持相互理解即可。
总的来说,这件事本身并无绝对的对错,更值得关注的是对个人选择的包容,以及对劳动者价值的认可。
有些网民也没必要上纲上线,毕竟雇佣者愿意,师傅愿意的事情,我们吃个瓜看看热闹就好了。
结语:
这场特殊的登山之旅,最后以双方的默契与尊重结束。
有人看到阶层差异,有人看到劳动价值,立场不同,看法自然各异。
但抛开过度解读,核心不过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付出与回报。
师傅挣到辛苦钱,游客圆了心愿。
生活本就各种各种,与其纠结形式,不如多些对劳动者的体谅,和对他人选择的包容。
上一篇:免费看烟花汇演!时间就在→
下一篇:文明旅游,让青岛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