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栾新秋)
2025年8月21日的威海,把夏的浓荫铺得格外舒展。海是一匹被阳光熨烫过的蓝锦,山是几叠浸了绿意的玉笺,而孟约共梦团队的热忱,早已先于晨光抵达——他们要陪同一行特殊的客人,在威海的山海间,写一段关于相遇与共鸣的故事。
有幸邀请到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共生智库理事会主席杨永新带领的专家团。而引路者,是孟约共梦发起人孟庆彪。今天抵达威海团队见证了姜锡海带领的团队的威海力量:姜总带着团队成员,手里握着今日的“山海请柬”,从晨光初现时便站定,递来的扇子摇着威海的风,也摇着“有客自远方来”的赤诚。
车辙漫过威海的肌理,每一处都藏着山水的私语。葡萄滩的浪正吻着沙,海水浴场的蓝漫到天际线,姜总指着浪尖的白鸥笑:“它们是威海的迎宾员,见了贵客就唱得格外欢。”毛头山的绿从车窗漫进来,像没关紧的颜料盒,虽未深入,那层叠的树影已在心上洇开一片清凉。山东村的码头泊着旧船,木桨上的海蛎子壳闪着光,姜总说:“这是威海的老账本,记着渔家人的日子,也记着‘待人要诚’的理儿。”
海运公园的风裹着渔港的咸,侨香门的桥影在水里晃,像谁蘸着蓝墨写的“约”字。幸福门的轮廓勾着天光,站在门下望,海与天在远处握了手——这是威海的胸怀,大到能装下日月,也细到能接住一片落叶。而韩乐坊的檐角正挑着风铃,韩式建筑的飞檐上,木槿花的纹样在阳光下亮,石锅拌饭的香从巷子里漫出来,混着威海的海味,成了最鲜活的“文化拼图”。
最动人的章节,写在侨香号的甲板上。游船犁开碧波,把山影水色都揉碎在舷边。餐桌上,蒜蓉鲍鱼的鲜裹着海风,锅包肉的甜带着家常,萝卜丝水饺咬开时,溅出的是威海人的实在。姜锡海总团队忙着添酒、布菜,谁爱吃辣,谁偏爱海鲜,他们都悄悄记在心里,像记得威海每座山的名字、每片海的潮汐。孟总虽未时刻在侧,可团队的每个细节里都藏着他的理念:“孟约共梦,说到底是‘共’字打底——共赏山海,更要共情人心。”
席间聊起孟约共梦的“余连”平台,姜锡海总的声音仿佛顺着海风飘来:“要让中国的好东西,像威海的海一样,能惠及每个寻常人家。”这是他的初心:让优质的品质走出深闺,让物美价廉的温暖,流进千家万户的日子。就像威海的山从不是孤峰,昆嵛山牵着成山,彼此守望才成了风景;孟约共梦的团队也从不是散沙,姜总带着伙伴们,把孟总的理念酿成了行动,从递扇时的温度,到选菜时的用心,都藏着“共”的密码——凝聚力,原是把每个人的光,聚成照亮他人的火。
船行至开阔处,杨永新主席望着两岸青山如黛,笑着说:“威海的美,是山有水的柔,水有山的骨。”姜总接话:“威海的人,也学着山水的样——待人要像海,包容;做事要像山,扎实。”话音落时,浪拍船舷,像在应和。
暮色为山海镀上金边时,侨香号正驶回港湾。今日的威海,山是静默的诗,用层峦叠嶂写“厚重”;水是流动的歌,用浪花朵朵唱“辽阔”;人是跳动的词,用举手投足拼“热忱”;而孟约共梦团队,是把这些美串起来的线,一头系着山海的魂,一头系着人心的暖。
或许许多年后,专家团会记得威海的蓝,记得船餐的鲜,更会记得:有一群人,用“孟约共梦”的约定,把山海的美,酿成了心底的甜。这甜里,有山的骨、水的魂,有人的真,更有一个团队,用大爱与共识,在威海的扉页上,写下了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