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客流绘出冰城热度 地铁解码城市出行新图景
创始人
2025-08-06 15:09:04
0

地铁车站内的智能机器人。

进站乘车。

保驾护航。

检修地铁设备。

文/摄 本报记者 邢汉夫

近日,哈尔滨迎来旅游热潮,八方游客涌入冰城,地铁凭借便捷高效的优势,成为游客出行的首选。随着客流持续攀升,哈尔滨地铁线网近日连续四天位列全国客流强度第二位,单日客流最高突破百万人次,沿江车站、换乘车站及重点景区周边车站客流增幅尤为显著。面对激增的出行需求,哈尔滨地铁迅速行动,以精细管理、暖心服务和高效调度积极应对,织密出行保障网,让“十字+环线”交通网络不仅成为市民通勤的“动脉”,更成为游客畅游冰城的“风景线”。

暑期客流激增 地铁出行“热力值”拉满

8月2日9时,哈尔滨西站地铁站内已是人声鼎沸。来自河北的游客刘璐拖着行李箱,跟着指引牌走向安检口,她举着手机里的攻略念叨:“从哈西站坐3号线到中华巴洛克,再换乘2号线去中央大街,全程不用出站,太方便了!”此时,就在她身旁,几位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正围着值班站长丁艺伟询问去太阳岛的路线,丁艺伟笑着递上一张地铁线路图:“您看,3号线换乘2号线,两站地就到太阳岛站,出站就是景区入口。”

作为高铁与地铁接驳的重要枢纽,哈尔滨西站地铁站的客流变化是冰城暑期旅游热度的“晴雨表”。“日常日均客流1.5万人次,6月末进入暑期后,外地乘客占比大幅提升,日均客流直接翻倍,达到3万人次。”丁艺伟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站台显示屏说,每天13时30分至19时30分是高峰时段,多趟高铁集中到站,出站客流像潮水般涌入地铁,“最忙的时候,我们一个小时要解答上百个咨询,嗓子都快喊哑了,但看到大家顺利乘车,就觉得值。”

不仅是哈西站,地铁3号线中华巴洛克站,2号线中央大街站、太阳岛站等景点周边车站同样“人气爆棚”。据地铁运营部门统计,进入7月,线网单日最高客流突破百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过三成,“打卡地铁站、乘地铁游景点”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广东游客李先生一家住在中央大街附近,他告诉记者:“原本担心景点之间距离远,没想到地铁串起了所有想去的地方,昨天从中华巴洛克回来,出地铁就到酒店门口,比打车还方便。”

多维保障发力 筑牢顺畅出行防线

客流高峰之下,如何确保旅客“走得顺、走得快、走得安心”?哈尔滨地铁早已做好准备,从人员调度到设备维护,从流程优化到应急响应,打出一套“组合拳”。

在哈尔滨西站东广场的地铁进站口,一条“S”形的安检通道格外显眼。“这是我们创新的‘动态铁马矩阵’模式。”车站负责人介绍,通过可移动式隔离带设置迂回通道,配合“分级安检”,能科学调控客流速度,将排队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高峰时段,这里还会启动“潮汐通道”模式,车控室通过监控实时观察客流变化,一旦发现1.5层换乘通道出现拥堵,立刻引导乘客从其他出入口分流,专职疏导人员“定点+流动”配合,确保通道始终畅通。

设备“不掉线”是顺畅出行的基础。在哈西站站厅,维修人员正在对自动售票机进行巡检,他们手持记录表,仔细检查屏幕显示、纸币识别、找零功能等细节。“全站12台TVM自动售票机、41个AG自动闸机、4个BOM半自动售票机,实行‘两小时一巡检’,故障必须5分钟内响应、15分钟恢复。”维修班班长王师傅说,暑期以来,他们全员取消休假,24小时轮班值守,“游客来一次不容易,可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耽误他们的行程。”

针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车站推出“一对一”贴心服务。在中央大街站,工作人员发现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独自乘车,随即全程陪同购票、进站、乘车,直到将老人安全送到目的地。“我们在每个车站都设置了便民服务台,提供爱心预约、行李暂存等服务,旅游团还能走绿色通道,尽量让大家少跑腿。”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地铁运营部门还动态调整列车运行图,在高峰时段加开临时列车,缩短行车间隔。“3号线全线贯通后,环线运力提升了40%,我们准备了10列备用车,根据实时客流随时上线,最大程度满足出行需求。”地铁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

地铁串珠成链 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太惊艳了!这哪里是地铁站,分明是艺术品!”在太阳岛站,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车站内,高耸的柱面浮雕展现着松花江畔的四季风光,铁艺扶梯搭配蓝天白云的穹顶彩绘,仿佛将太阳岛的美景延伸到了地下。而在中央大街站,31块电子屏幕循环播放着百年老街的建筑故事,欧式拱窗造型的站台立柱与地面的面包石遥相呼应,让游客未出地铁就感受到了欧陆风情。

哈尔滨地铁的“颜值”与“内涵”,早已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每座车站都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人民广场站的彩绘玻璃墙面、哈尔滨站的“火车头”主题壁画、中华巴洛克站的青砖灰瓦装饰……这些设计不仅让乘客在乘车时感受城市历史文化,更成了游客必打卡的“景点”。“本来是想坐地铁去太阳岛,结果在地铁站拍了20分钟照片,哈尔滨的细节太戳人了!”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笑着说。

更重要的是,“十字+环线”交通网络的形成,让哈尔滨的文旅资源真正“串珠成链”。过去,游客从中央大街到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需换乘两次公交,耗时近一小时;如今,乘地铁2号线转3号线,20分钟就能直达。冰雪大世界、太阳岛、索菲亚教堂、老道外……这些分散的景点,通过地铁连成一条便捷的旅游线路,游客“一键直达”的同时,也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市旅文局联合多部门开展酒店服务... 富裕·品质·美丽·文明·幸福·清廉新东 为规范酒店行业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游客与市民...
锦江酒店(中国区)暑期首月接待... 暑期旅游持续升温,激发文旅消费动能。锦江酒店(中国区)数据显示,2025年7月1日-7月29日,其全...
【中国那些事儿】清凉又轻松!东... 中国日报网8月6日电 三伏天是亚洲地区最酷热难熬的时节,然而中国的“冰城”哈尔滨却以23度的舒适天气...
广东省恩施商会会长伍涛一行到东... 企业与市场网讯:8月1日,广东省恩施商会会长伍涛、秘书长杨涛,湖北商会副秘书长一行到访商会东莞片区办...
2025年旅游项目投资公司TO... 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项目投资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实力、资源整合能力及市场表现...
【快乐养生坊】碳水化合物也分“... 碳水化合物简称“碳水”,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这种营养素让人又爱又恨——有人对它的美味欲罢不能,...
原创 山... 如果喜欢看影视剧,喜欢拍照,来山东德州旅游,建议花一天时间来乐陵影视城转转。这里是2025年贺岁档影...
食疗是应对秋燥最直接或者最温和... 8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秋)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北京中医...
每天 1 个西红柿,身体会发生... 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炖牛腩、凉拌西红柿……西红柿在厨房里真是太百搭了,做菜的时候顺手切个西红柿扔进去...
猪身上这个部位,再香也要管住嘴... 红烧肥肠、卤大肠、爆炒肥肠…… 这些重口味的“硬菜” 让不少人一边嫌它味重 一边又爱得停不下来...
悦见临夏县|川味江湖里的河州味...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6日电 (艾庆龙 崔皎)当成都武侯区的夜市亮起霓虹,马文虎翻动着烤架上的羊肋条,特...
厦门漫纪乐行文化旅游:恩施旅游... 厦门漫纪乐行文化旅游:恩施旅游全攻略,自然奇观与民族风情之约 恩施,这座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神秘之地,...
韩国将对中国团队游客免签,首尔... 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政府将从9月29日起针对中国团队游客实行临时免签政策,政策先期将持续至明年6月。...
宝藏之城|戈壁小镇新生记 宝藏...   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曾是因石油而兴、又因油尽...
路上的风景(四) 高高的天山上,有一片草原在天上。行走在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喀拉峻大草原,被满眼的红花,被遍地的蓝花,被...
盐田区深港澳台侨学生夏令营广西... 7月22日至28日, 盐田区第二十届“我爱中华”深港学生夏令营暨第三届“思源筑梦 携手未来”深港澳台...
万象 景区负氧离子检测设备:自... WX-FZ4万象 景区负氧离子检测设备:自然呼吸的监测卫士,打造绿色健康旅游新体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
世界贵宾再访郎酒庄园,彼得·罗... 8月1日-3日,罗马尼亚前总理彼得·罗曼阁下率代表团莅临郎酒庄园,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率队热情接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