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主任医师 刘红梅
审核: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主任医师 孙林娟
五十多岁的老王,这一年里总是被一些奇怪的症状折磨着。不管他是坐着、 躺着还是骑自行车,都不会头晕,可是一走起路来就头晕,尤其是晚上出去散步 的时候,头晕得更是严重。走路的时候感觉两条腿没力气,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有时候还感觉一脚深一脚浅的。老王之前被诊断为“脑供血不足 ”和“颈椎病 ”, 但吃了相应的药后,效果并不好,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老王实在受不了了,就 跑到门诊去求助。
经仔细查体,我发现患者四肢力量正常,四肢远端痛觉对称性减退,双下肢的深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阳性,卧立位血压正常。
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发现,他坚持很多年不吃肉,而且经常喜欢喝点酒。
给他做了血液化验、肌电图等检查,结果提示虽然没有明显贫血但红细胞体积大,血液里的维生素B12 浓度降低,肌电图有周围神经损害,诊断为“ 脊髓亚 急性联合变性”。
给予肌肉注射甲钴胺, 口服维生素B1,结合他食欲欠佳、大便不成形、饭后胃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的特点,辨证为脾胃虚弱,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期间,我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了沟通:这种疾病和长期吃素、喝酒有关系,因此缺乏营养,导致神经受损,所以一定要戒酒,增加瘦肉的摄入。
通过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头晕基本消失,走路也稳当了。
什么是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人体对维生素B12 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 代谢出现障碍导致体内含量不足,从而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的侧索、后索和周围神经。
维生素B12 在红细胞生成和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 从摄入到被身体吸收利用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 B12,从而出现贫血和神经功能的损害。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主要表现
周围神经损害
常见四肢远端或双下肢对称性麻木、刺痛、烧灼感,逐渐发展成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行走不稳,走路时有“踩棉花感”(脊髓损害),还有些病人出现精神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智能减退甚至痴呆(脑功能损害)。
血液系统损害
出现大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变大)等。
这个病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神经功能的损害可以逆转,如果长期得不到确诊,治疗不及时,后期即使补充了维生素B12 也很有可能治疗效果不佳。
哪些原因会导致维生素B12 缺乏
归纳起来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吃的不够,吸收不好,代谢障碍。其中吃的不够和吸收不良是常见的问题,我们重点来说说。
吃的不够
维生素B12 的来源主要是肉、蛋、奶,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饮食结构不合理, 长期吃素不吃肉,甚至个别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连鸡蛋牛奶都不吃,还有些人因为疾病等原因进食过少,都会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别再轻信什么“ 吃素健康” 、“ 吃肉导致酸性体质容易得病”之类的话了,营养均衡才是正理。
除了吃素以外,经常过量饮酒尤其是长期酗酒的,往往吃饭凑合,甚至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喝酒,长此以往也会导致维生素B12 摄入不够,而且喝酒还会损 害胃粘膜功能使得吸收不好,更加重了营养不良。
吸收不良
营养的吸收主要在胃和小肠,还需要肝脏胰腺的配合,因此,有慢性胃病的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切除手术后的病人,或者做过小肠切除手术、慢性肠 炎的,是维生素B12 吸收不良的常见原因。
另外,一些常用的药物也会影响维生素B12 的吸收。如胃溃疡、食管反流病 人常吃的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等药物,糖尿病常用的二甲 双胍,长期应用可能增加维生素B12 缺乏的风险。笑气(N2O 一氧化二氮)的滥 用和职业暴露也可造成维生素B12 缺乏。
缺乏维生素B12 怎么办
当然是缺啥补啥了!
首先要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加肉蛋奶的摄入,能食补的尽量食补,爱喝酒的戒酒。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食补,就需要药物补充。
其次要查找和及时治疗导致维生素B12 吸收和代谢障碍的疾病,如胃病。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