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星期日,农历闰六月初十。
昨晚,与朝阳哥在芝玉哥家小酌了几杯“8+1”,微醺之际,忽然觉得这个周末格外漫长,便随口提议:“要不要明天去益阳明清古巷拍点视频?”
朝阳哥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我立刻拨通了益阳好友唐晖的电话,告诉他我和朝阳哥次日要去益阳。
唐晖一听朝阳哥也来,格外高兴,迅速安排好了聚餐地点——蒸三笼名店,一家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餐馆。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今早7点多,我正准备催促朝阳哥早点出发,他却临时有事,无法同行。
没有车,行程便成了难题。
我只好联系唐晖,商量是否改期。
可唐晖说,饭店包厢已经订好,无法取消。
无奈之下,我挨个拨通了袁义、刘文波等西湖兄弟的电话,希望能找到同行者,可惜他们都在外地,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直到上午9点多,实在无计可施,朝阳哥便把他弟弟的联系方式给了我——他弟弟平时跑租车业务,最终我花钱租车,带着小女卿卿前往益阳。
抵达蒸三笼后,唐晖和一位校长热情接待了我。
席间,我们小酌了几杯黄金酒,这酒口感不错,据说还在央视打过广告。
酒足饭饱后,我本想找个向导,便拨通了周继玲的电话——她是益阳市新媒体协会秘书长,也是我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培训时的同学,气质优雅,待人热情。
可惜,电话拨打了很久,无人接听,后来才得知,她今天在沅江执行军事任务,手机统一上交了。
唐晖和校长因为陪我喝了酒,无法开车,而我又没有无人机,拍摄计划难以实施。
最终,在无人陪同、设备不足,加上对明清古巷地理位置不熟的情况下,我不得不暂时放弃探访明清古巷的念头,匆匆离开益阳,转往常德。
这次益阳之行,虽然再次踏足这座城市,却因未能走进明清古巷,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有人说:“如果去了益阳,却没去过明清古巷,那就不算真正到过益阳。”
我深以为然。
尽管,这次未能如愿,但明清古巷的模样早已在我心中勾勒清晰——青砖黛瓦、石板小巷、斑驳的木门,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几百年的沧桑。
或许,遗憾也是一种美,让我对下一次的益阳之行充满期待。
下次,我一定不会再错过明清古巷,一定要用镜头记录下古巷里的古朴与韵味,让这次未竟的旅程,成为未来更完美邂逅的伏笔。
部分图片来源朋友圈,向原创作者致敬!!!